目前分類:時事評論 (185)
- Oct 31 Thu 2024 22:01
不是餐飲「去中國化」,而是顧客口味「台灣化」了!
- Oct 26 Sat 2024 00:06
看看韓國消費者/台灣加顆蛋十五元 是你我縱容的
- Oct 24 Thu 2024 04:42
李銘順扮演台灣阿美族男主角獲金鐘影帝
◎張天泰
第59屆金鐘獎頒獎典禮在北流舉行,李銘順以《八尺門的辯護人》獲得「迷你劇集(電視電影) 男主角獎」!他上台高興說起角色口頭禪「Holy媽祖」,還同步謝謝媽祖,「我也是你的忠實者!」這是李銘順第四個金鐘獎。
- Oct 22 Tue 2024 00:06
AI會毀滅人類嗎?
◎林修民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台灣時間10月8日下午揭曉,美國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和加拿大學者、有「AI教父」之稱的傑佛瑞.辛頓(Geoffrey E. Hinton)共同獲獎。
- Oct 12 Sat 2024 00:05
為對抗不實資訊,台灣亟需恢復公眾對媒體的信任
- Oct 11 Fri 2024 07:24
中國是韓國「自古以來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賴清德提出中華民國建國的時間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因此所謂祖國只能是建國早、年紀大的國家才能說是祖國。更進一步說,若要提祖國,中華民國反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年紀超過75歲的人的祖國。賴清德的祖國論一出,馬英九、蕭旭岑就出來攻擊。
比較賴清德的祖國論與馬英九等攻擊賴清德的言論,我想若拿給蔣介石與那個對馬英九的期待不只陸委會主委、台北市長的蔣經國。他們會比較認同賴清德的說法,而把馬英九、蕭旭岑的論點當作附匪論點,甚至主張把這兩個人抓去「槍斃可也」(蔣介石的說法)。
- Oct 09 Wed 2024 07:17
從台獨轉化的新國家認同
◎ 陳啟濃
曾經我也是台獨的擁護者,大學時代與室友爭辯,但始終沒有定論。我認為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已經滅亡了,台灣應該建立新的國家體制,室友則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延續,沒有必要另立台獨旗幟。那是一段屬於年輕人熱血理想的美好回憶,本就沒有誰對誰錯。而台獨的血液依然流淌在我體內。
- Oct 05 Sat 2024 00:40
「剛好而已」! 孫儷因政治立場拒絕與吳慷仁合演之思考
中國傳出孫儷拒絕與吳慷仁合演的事情。理由是孫儷「向劇組提出吳慷仁的政治立場隱憂,擔心即使拍了,屆時劇無法播。但是劇組還是想讓吳慷仁演,做了許多預防措施,包括幫吳慷仁的微博放上中國五星國旗,清空他的IG,吳慷仁還在證實簽約隔天立刻發文祝賀中國國慶。」。
孫儷的擔心是對的。但問題核心不是孫儷,而是孫儷背後的中國政府。孫儷的憂慮哪一個不是有組織在動用的他的政治魔手?這個組織不是孫儷,而是與由中國政府權力發出來的種種政治力量。這種力量所影響的,不僅是吳慷仁,而且涉及到與吳慷仁活動的相關人等。台灣人要解毒這種現象,就去想想或去閱讀戒嚴時代的一些報導或文章。某人被認定是匪諜,只因為他與某個疑似匪諜的人吃過飯、講過幾次話,然後他就被認定是匪諜或幫助匪諜的同謀。
- Oct 04 Fri 2024 07:49
老師的看法 民粹挾持下的颱風假
- Oct 04 Fri 2024 00:03
柯文哲涉弊「整個民眾黨沒人覺得可恥」黃智賢:黃國昌能不能別雙標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重大弊案遭羈押禁見,接連被踢爆政治獻金申報不實的民眾黨全黨挺一人,經常批評民進黨人士相關弊案「臭不可聞」的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更是一路護航,高舉「司法迫害」的大旗率領民眾黨全國開講號召小草上街抗議司法。對此,名嘴黃智賢在臉書以「柯文哲是指標」為題發文直指「對柯黨跟柯黨側翼來說,柯文哲做任何醜事,都是不能查辦的。這樣,才沒有司法迫害。」
黃智賢指出:「媒體爆料,柯文哲去過88會館兩次。專業表演者黃國昌,要不要說兩句?台北市政府把北士科T17跟T18,賤價且免營運計畫書BOT給新光人壽。當其時,吳欣盈是新光人壽副總,新光長公主。身為利害關係人,吳欣盈竟然名列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而且不久後,就補上立委。柯文哲身為台北市長,拿台北市產,去圖利親信財團。這樣傍上財團圖利財團的事,柯文哲幹得得意之至。整個民眾黨,沒有一個人覺得可恥?柯黨側翼,簡直挺柯挺到成妖魔。」
- Oct 03 Thu 2024 07:22
從柯文哲金流風波 看台灣政黨「黨營事業」的灰色地帶
- Oct 02 Wed 2024 14:10
未達標仍揪北北桃放颱風假 謝國樑惡搞反催同意罷免票
- Sep 30 Mon 2024 07:14
Google跨越反壟斷法紅線 解讀梅塔法官判決對台灣的意義
洪財隆/公平會委員
兩年前在本會舉辦的一場競爭法學術研討會上,有位日本京都大學的教授對我有一道提問,讓我當場為之語塞,耳朵甚至微微發燙。
「面對谷歌、臉書等跨國科技巨頭,請問您們有誰或哪一套法令,來保護台灣在地的新聞內容供應者(出版商)、App開發商、廣告協力廠商,以及消費者數據資料?」。
- Sep 29 Sun 2024 07:24
停權者代表黨主席出訪 這是哪門子道理?
◎蔡田
原本預定要出訪美國參加美台國防工業會議(U.S.-Taiwan Defense Industry Conference)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被羈押禁見,無法按照原定計劃出訪,改由被停權的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代表柯出席會議,媒體人黃暐瀚批評「民眾黨亂了」,對此,民眾黨表示,黃珊珊既是黨員也是黨籍立委,並沒有任何問題,請外界不要亂做文章。
- Sep 28 Sat 2024 07:27
臺灣觀光產業的維新改革需要勇氣
20世紀中期,全世界掀起觀光風潮。各國家都絞盡腦汁營造特色,砸錢撒幣瘋狂誘引國際觀光消費。21世紀後,「觀光立國」的國家層出不窮。以日本「觀光立國」及「地方創生」為例,定位在因應少子化趨勢的國家策略,20餘年來日本從區域社會扎根觀光立國,「教育」日本人接待觀光客,顯其推動觀光彈性之大,力道之深。再者,日本的地方創生不是文書競賽,落實追求區域經濟成長。
臺灣「觀光立國」跟隨日本喊著「地方創生」,91年將觀光產業列為21世紀國家發展重要策略性產業,擬訂首部「觀光政策白皮書」,20餘年洋洋灑灑從「觀光客倍增計畫」、「觀光拔尖領航方案」、「觀光大國行動方案」到「 Tourism 2020」、109年6大主軸、23策略、36措施的「Tourism 2030觀光政策白皮書」,「口號口氣」成效顯著,「觀光慘業」依舊。
- Sep 27 Fri 2024 07:37
主權AI崛起 TAIDE捍衛數位主權
◎廖明輝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主權AI(Sovereign AI)成為許多國家保障數位主權的重要議題。國家需要透過自主發展與掌控AI技術與基礎設施,避免對外國技術的依賴,確保國家經濟、文化與社會不受他國影響。面對來自中國的AI產品與技術時,台灣必須謹慎應對並積極發展屬於自己的主權AI,才能確保國家安全與科技自主權。
- Sep 24 Tue 2024 14:06
以色列特工一流精準 真主黨幾乎「一網傷盡」
在918中國「國恥日」以前,中東在917先搶到「國恥」的名號,這個名號是由黎巴嫩來承擔,還波及伊朗。
事緣9月17日黎巴嫩發生的神秘呼叫器(BB call)爆炸事件,黎巴嫩真主黨人死亡數十,受傷約3千人。罪魁禍首應是以色列,雖然他們沒有承認是他們做的。
- Sep 23 Mon 2024 12:52
央行祭史上最強打炒房「買氣一定受衝擊」
中央銀行19日召開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祭出史上最強打炒房,鐵了心要房市降溫,不僅如外界預期利率按兵不動,並調升存準率1碼(0.25個百分點),還宣布第7波房市管制措施,加碼第二戶限貸最高成數降為5成,擴大至全國等史上最嚴格信用管制。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表示,第一屋沒有寬限期可說是央行的創舉,更是購屋族心中的恐慌,未來房市買氣一定會受衝擊,預期第4季將有預售個案延推,基本上,大事不妙已成定局。
央行19日宣布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六大措施,包括一,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二,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三,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四,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五,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六,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 Sep 21 Sat 2024 08:13
還要繼續說是偶發事件嗎?
◎陳怡凱
今天,9月18日在深圳遇襲的日本學校兒童,宣告不治,年僅十歲。
過往以來,紅朝針對這種事情的一貫應對方式,就是極力淡化事件的仇恨犯罪性質,用「偶發事件」來加以包裝。像是今年六月蘇州日本學校校車遇襲事件之後,中國外交部就丟下一句:「類似這樣的偶發事件,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