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時事評論 (187)
- Apr 11 Fri 2025 00:04
對照韓國 看大罷免的作用與意義
- Apr 10 Thu 2025 00:11
率台度難關 賴政府跨穩第一步
- Apr 07 Mon 2025 00:07
迎戰關稅難關/應請蔡英文出馬 進行訪問外交
- Apr 01 Tue 2025 00:12
日本擬定撤離計畫 台灣方案?
◎ 陳琪
日本政府首次針對中國可能對台發動武力攻擊之情境,公布「緊急狀況疏散避難令」草案,預估六天內撤離沖繩等南方島嶼約十二萬居民。代表日本國防政策的重大轉向,也讓台灣社會重新審視我們對「戰爭風險」的認知與應對準備是否足夠。
- Mar 31 Mon 2025 00:08
大罷免是爲了免於當乞丐
- Mar 28 Fri 2025 00:10
戰狼亞亞讓習近平啞口無言:一場忠誠測試的政治荒謬劇
高唱「武統台灣」的亞亞,自詡為戰狼、對紅色意識形態堅定不移。在台灣被限期驅逐後,她原以為返國能獲體制肯定,至少可在民族主義的浪潮中刷一波「英雄回歸」的熱度。然而現實無比冷酷:沒有迎接、沒有掌聲,只有沉默與調查。亞亞不僅未能「立功」,反而成為踩線過火的麻煩人物,迅速被當局劃入「妄議中央」的警戒範疇,成了反面教材。
這場事件,儼然成為中共體制內一場關於「忠誠邏輯」的政治寓言:在極權的忠誠測試中,越高聲叫喊者,越可能最先觸雷。
- Mar 27 Thu 2025 00:08
中配在台灣講武統,不是言論自由,而是威脅!
- Mar 26 Wed 2025 00:03
武統中配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 Mar 24 Mon 2025 05:31
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 應對灰色地帶戰術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日前看到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爭、非常態威脅暨恐怖主義計畫」主任丹尼爾.拜曼(Daniel Byman)及「防衛安全計畫」主席塞思.瓊斯(Seth G. Jones),共同投稿國際關係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在三月十三日刊出題為《如何強化台灣:美國必須協助台灣應對中國灰色地帶戰術》的評論文章。
兩位作者甫在二月底訪問台灣並拜會「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與DSET達成台美在資訊安全、數位韌性領域進行交流與合作共識。對台灣的社會韌性議題已有一定程度瞭解,也讓這篇文章更具可讀性與參考價值。
- Mar 22 Sat 2025 00:28
華碩工會中國人鬧場事件
- Mar 20 Thu 2025 00:02
影響物價就不該調整電價?台電的責任是維持供電穩定
在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大幅刪除的情況下,政府對台灣電力公司的新台幣1000億元的撥補預算是否會被通過,將影響台電未來的營運決策。許多輿論已指出,若中央政府的1000億元撥補未被立法院同意通過,則台電必須調漲電價因應。在過去對於工業用電價格已有顯著調整且與其他國家用電價格較為接近的情況下,低於供電成本的住宅用電與小商店的用電價格普遍被報導為是需要被調整的。面對電價的調漲,大家除了認為台電的虧損應歸責於台電經營不佳外,最常被關注的是電價調整對物價的影響。
台電在售電市場已成為一家沒有訂價能力的獨占廠商
- Mar 17 Mon 2025 07:39
「武統台灣」乃公政公約言論自由的「例外」
- Mar 15 Sat 2025 00:15
「荷蘭病」到底是什麼?
- Mar 14 Fri 2025 00:05
川普非常手段救美財政 台灣財務健全強大
- Mar 13 Thu 2025 00:13
請問在野黨是不是計劃 拿台積電製造的晶片轟炸美國?
- Mar 11 Tue 2025 00:06
台積電赴美投資不利嗎?
◎沈榮欽
1953 年美國艾森豪總統提名通用公司董事長威爾遜(Charles E. Wilson)擔任國防部長,引發利益衝突批評,在爭辯激烈的參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中,威爾遜說了那句名言:「凡是對美國有利的,都對通用有利,反之亦然。」試圖降低利益衝突的疑慮。
- Mar 10 Mon 2025 00:07
美中科技戰恐再掀高峰 中國半導體業發展備受關注
劉佩真/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川普再次上任美國總統後,也再次確認未來美中兩強的摩擦僅會有增無減,同時科技戰趨於常態化,甚至將再掀高峰的趨勢亦將持續獲得確認,且美方對中國的打擊力道或是圍堵的態勢也難有鬆綁的局面,例如近來美國對於中國祭出限制台積電等廠商禁止幫中國AI晶片業者以七奈米及其以下製程進行代工、商務部將一四○家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並限制用於AI晶片的HBM及開發或生產先進節點IC的工具軟體、有關於先進AI晶片,美國限制從第三國輸往中國、美國傳出授權Google、Microsoft等雲端服務供應商擔任AI晶片分銷守門人,向美國政府報告關鍵資訊、美國擬對中國生產的成熟製程實施三○一調查,並減少對相關晶片的依賴等相關管制措施,甚至是一月中旬美國祭出最新AI晶片三級管制措施;尤其中國DeepSeek推出V3/R1的AI大推理模型,更將迫使美國大力提升管制中方取得AI相關晶片的強度。
另一方面,中國透過雲端服務,使用海外算力,合法避開美國的圍堵,與此同時,中國對日本反制裁以及停滯戰略性礦物出口等舉措,顯然美中兩強的互有攻防的動作不斷,預料西方圍堵的規模僅會擴大,藉此來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成效;此的確讓中國半導體業國產化的進程受到打擊,以先前估值達一五○億人民幣,曾號稱是中國Nvidia的重慶企業象帝先傳出大舉裁員重整,甚至一度被傳已倒閉,或是上海「梧升電子科技集團」也遭強制清算,另外中國先前上萬家晶片廠商倒閉等訊息或案例均可獲得驗證。事實上,從中國GPU廠商象帝先裁員、梧升電子科技集團遭到清算、ASML擬將停止對中企維修服務等中國自製晶片、對岸半導體業關廠家數不斷攀升等動作觀察之,中國半導體未來朝向自主可控的時程恐將遭到延宕。
- Mar 09 Sun 2025 00:05
台灣半導體不可能被美國取代 美國更不可能棄台~因為別無選擇!
◎ 李忠憲
去年德國綠黨的國會議員 Boris 來台灣的時候,我一直想要讓他了解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烏克蘭的農業和礦產有什麼不同,但時間有限,而且他是德國人、政治系畢業,很難在短時間解釋清楚。可是身為台灣人,對於這個產業一定要有基本的了解,才不會在那邊慌亂,或亂賣股票。
- Mar 07 Fri 2025 00:06
全面深度解析 台積電加碼千億美元對美投資效應
◎林修民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3月4日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再投資一千億美元,興建包括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與一座研發中心。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單一外國直接投資案,不只對美國是大事,對台灣也是大事。
- Mar 04 Tue 2025 00:09
打造台灣為全球休閒旅遊的世界島 突破觀光經濟困境
◎ 林正二
台灣的整體經濟,外銷佔百分之七十,內需只有百分之三十,跟美國內需經濟佔百分之七十相比,我國的經濟結構很不正常。因此,只要外國如此次川普政府大幅提高外國進口品的關稅,我國就受傷慘重。政府應趁勢調整內需經濟為百分之四十,而將台灣打造為全球休閒旅遊的世界島,是提升我內需經濟產值最好的辦法,更是一勞永逸,徹底解決我經濟發展困境的治本之道。有關方案闡述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