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木本植物 (18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科別: 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屬(Euphorbia)
別名: 白雪木,雪花木,聖誕初雪,雪苞木,聖誕雪花,大戟合歡,白雪公主
原產地: 墨西哥南部、薩爾瓦多及中美洲,台灣於近年引進栽植。
分布: 廣泛園藝栽植於台灣全島各地。
用途: 1.盆栽,道路美化,庭園樹,及節慶用花,插花素材。是一種不錯的庭園灌木,不論採用大型盆缽單植或是直接露地栽培,都會有很好的配色功能,雪白的色彩與其他的植物的花色或葉色,都能發揮陪襯點亮的絕佳效果。枝條具橫張性,在組合應用時必須預留未來發展空間,以免過於擁擠。
莖: 具有乳汁的落葉灌木,高度可達 3 公尺,在庭園內大多維持在 150 公分左右的高度。市售商品大多呈草本或半木本的型態,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是草本植物;莖甚短,基部便開始分枝;小枝長,直立或斜上昇,嫩莖草質,綠色,老莖淡褐色,光滑無毛,木質中空。
葉: 葉交互密生,披針狀卵形,長 3~7 公分,寬 1~1.5 公分,先端鈍尖,基部楔,薄紙質,葉緣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且帶白粉狀,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灰白色,每邊 12~16 枚,呈魚骨狀,一直延伸至葉緣;葉柄長 2~3 公分,細長,紫紅色至淡綠色,光滑無毛;雪白似花的部份實為其苞葉。
花: 大戟花序多數,生長於枝條先端,呈聚繖花序排列;花序梗長 2~4 公分,綠色,粗短,光滑無毛或稍有柔毛;花序基部具多數苞片;苞片闊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白色,長 1~2 公分,寬 0.2~0.5 公分,先端圓鈍有小尾尖,基部楔形;花盤基部腺體大而顯著,黃色,五瓣裂,梅花形,徑約 0.3 公分;雄花 2~5 枚,花絲短;花藥二室,帶黃色色澤;雄花:花柄短,長 0.01~0.02 公分,綠色,光滑無毛;子房卵形,徑約 0.1 公分,綠色,有溝紋三條;花柱三枚,先端深二裂。
果實:

果實為蒴果,倒卵心形,長 0.5~0.6 公分,直徑約 0.6 公分,平滑無毛;種子卵狀,長約 0.4 公分,直徑 0.3~0.4 公分,灰色或淡灰色,近平滑;無種阜。果實在台灣栽植者較少見到。

特徵: 全株有毒。中小型灌木或亞灌木,高性植株可達 3 公尺,矮化種則只有數十公分到 1.5 公尺高;莖多分枝,光滑,富含白色乳汁。單葉,互生,具葉柄,葉柄紅色,折斷後有白色乳汁,含毒,可能引發皮膚紅腫;葉片長 3~7 公分,寬 1~1.5 公分,披針狀卵形,邊緣為全緣。苞葉多數叢生枝梢,雪白色,披針狀長橢圓形;花頂生,花苞纖細雪白,生長開花需要全日照,日照不足會有枝葉疏落的缺點。開花期過後進行強剪,以控制植株高度並且更新枝條。夏季輕微修剪枝條末梢,可以促進開花更加繁茂,入秋後不必修剪,以免延遲開花。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肥料,待秋末枝梢轉為花芽時即可停止施肥。繁殖採用扦插法,於高溫期剪下當年生的健壯枝條扦插。枝條具橫張性,在組合應用時必須預留未來發展空間,以免過於擁擠。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桃金孃科(Myrtaceae)黃蕊樹屬(Xanthostemon)
別名: 黃金蒲桃,金蒲桃雲頂牡丹、金球花、金貓熊金黃熊貓、澳洲黃花樹
原產地: 原產於澳大利亞,主要分佈於昆士蘭東北部沿海地區,是澳洲特有的代表植物之一,也是澳洲特有的雨林特色風情樹種,為昆士蘭省凱因斯市(Cairns)市樹。性喜光充足、溫濕的環境,對栽培土質選擇不嚴,耐瘠薄;新加坡亦有引種栽培;中國福建、廣東大部分地區、廣西等均有引種栽培;台灣近年各地偶見栽植。
分佈: 台灣近年各地偶見栽植。
用途: 1. 園藝觀賞用:樹形優美,木質堅硬,適宜作園景樹木、行道樹以及房前屋後等非規劃林地造林,幼株可盆栽,具有較高的綠化景觀和經濟開發價值。
莖: 莖幹直立,枝葉茂密,株形挺拔,主幹明顯。

葉:

葉對生、互生或叢生枝條頂端,披針形,葉端鈍或微尖、尖狀,葉基圓鈍或微楔形,全緣葉,革質,葉面深綠,光滑,中肋清晰,搓揉後有番石榴氣味,新葉帶紅色,略具透明腺點 ,無托葉,具葉柄。

花: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落葉喬木壽命可達3000年以上。又名公孫樹鴨掌樹鴨腳樹鴨腳子,其裸露的種子稱為白果,葉稱蒲扇。屬裸子植物銀杏門惟一現存物種,和它同的其他所有物種都已滅絕,因此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已發現的化石可以追溯到2.7億年前。銀杏原產於中國,現廣泛種植於全世界,常作為道路景觀樹種,並被早期引入人類歷史。它有多種用途,可作為傳統醫學用途和食材。

銀杏是裸子植物中唯一的闊葉落葉喬木物種,可以長到25-40公尺高,胸徑可達4公尺,幼樹的樹皮比較平滑,呈淺灰色,成株樹皮呈灰褐色,表面有不規則縱裂。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杈較不規則,分為長枝與生長緩慢的鋸狀短枝:一年生枝為淡褐黃色,二年生枝粗短,為灰色,短枝黑灰色,有細縱裂紋。冬芽為黃褐色,多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銀杏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因其枝條平直,樹冠呈較規整的圓錐形,葉春夏翠綠,秋季則會變成大面積的金黃色,作為綠化或園藝觀賞樹種可以帶來視覺上的美感。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科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重陽木屬(Bischofia)

別名: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卵葉鵝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
屬於五加科(Araliaceae),俗稱圓葉鵝掌藤、鵝掌藤、鵝掌木、鵝掌葉、鵝掌蘗、狗腳蹄、狗腳榕、江某松、八葉五加、七葉藤、九加榕、九筆榕,英名Umbrella Tree。為常綠灌木,全株光滑,常有氣生根使莖兼具攀緣著生和半藤本的特性,高可達4至8公尺。葉為革質,掌狀複葉互生,革質富光澤,小葉3至11枚,長約8至15公分,寬約4至7公分,倒卵狀長橢圓形,很像鵝掌,因此得名。花期為夏秋兩季,花為繖形花序作總狀排列,全體呈圓錐狀,頂生,黃白色,小型合瓣。果實呈球形,具有5至6條縱溝,成熟時呈黃紅色,數百以百計的高掛枝頭,頗具觀賞價值。
本種分布於臺灣、中國大陸的兩廣地區和海南島,臺灣從南到北,平野到高山,林隙、石壁、沙礫地都可見到它的蹤跡,在八斗子地區有零星分布,榕軒園區的步道邊有栽種成綠籬。喜高溫多濕,耐陰、耐旱又耐溼,生性強健。可供庭園觀賞、綠籬用、誘鳥樹、盆植、庭園樹及花材,亦可當藥用。鵝掌藤原生於墾丁貧瘠的珊瑚礁岩上,練就一身不畏乾旱的特性。其葉子就像鵝掌一樣可愛,看過一次便永遠記得,令人很有成就感。但鵝掌藤過去一直被台灣人視為雜木,反而被外國商人優先發掘出它的商業潛力,將它帶到夏威夷和荷蘭,馴化培育為精緻的室內園藝品,大量銷售到台灣和全世界。目前已普遍栽培的品種有:小葉較大型,先端鈍圓的「圓葉鵝掌藤」;小葉稍小,先端尖細的「尖葉鵝掌藤」;小葉先端分叉的「魚尾鵝掌藤」及實生變異選育出的白色和金黃色葉斑的「斑葉鵝掌藤」,使鵝掌藤更具形色變化之美。

20241122 卵葉鵝掌藤 (11).jpg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   名: 山欖科(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
別   名: 大葉山欖,臺灣膠木、驫古公樹、杆仔、山檬果
原產地: 臺灣北部及南部森林、蘭嶼。
分布: 產臺灣北部及南端海岸與蘭嶼。
用   途 1.木材供建築用材。2.食用:果實可食。3.優良的綠化植栽:本種原生海邊,抗風耐鹽性強,是海邊優良的綠美化植栽。
莖: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細裂縫或細溝裂,或略細小龜裂,皮孔灰褐色;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粗壯,富含乳汁,暗褐色,被紅褐柔毛,葉痕顯著。
葉: 葉互生叢生於小枝先端,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 10~15 公分,寬 4.5~7.5 公分,先端圓或稍凹,基部鈍,厚革質,全緣且邊緣向後反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約有 7~9 對,幼葉兩面通常被紅褐色絨毛;葉柄長 2 公分。
花: 花單生或 3~6 枚簇生於葉腋,中形,白色或淡黃色,開放時微帶有香味,長約 1~1.5 公分,徑約 1 公分;花柄略長,長約 1~1.5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肉質,6 裂,排成 2 裂,外輪具有褐色毛茸,鑷合狀排列,先端鈍;內輪平滑,裂片呈覆瓦狀排列,扁圓形,僅具緣毛;花冠深 6 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 1~1.3 公分,寬 0.2~0.4 公分,先端鈍而有尖突,略有毛茸;能育雄蕊 12~15,僅排成 1 列,基部與花冠筒基部相連;子房橢圓形,6 室,每室有胚珠 1 枚,花柱單一,長度常超出花外。
果: 果實橢圓形,長 3.5~4.5 公分,徑 1~2 公分,肉質,有宿存花柱,內有種子 1~3 枚;種子紡錘形,側面常具胎座的痕跡。
特徵: 大葉山欖為本地原生樹種,膠木屬植物常綠性大喬木,株高可達 20 公尺。其樹性極為強健,耐鹽、抗旱、抗風、耐濕,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加上其栽植、移植均甚易,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樹姿顯得美麗獨特,挺秀明潔,適於觀賞,其枝條斜向伸展,亦頗具層次感,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往往具有「葉痕」;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還被有褐色的細毛。

 

20241123 大葉山欖 (11).jpg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豆科(Leguminosea)水黃皮屬(Pongamia)

別名: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學名 Euphorbia marginata
    科名 大戟科 屬名 大戟屬
    別名 銀邊翠、蕾絲花葉、高山積雪、冰河草
    原產地 北美洲
    花色
    花序 繖形花序 花瓣數 少瓣
    花的大小 大約 0.1 至 0.3 公分 花期 夏季、秋季、冬季
    葉形 卵形 性狀分類 一/二年生草本
    園藝分類 觀葉植物、觀花植物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要在20℃左右的溫控室為佳,種子小,薄覆土。另可取10-12公分未開花的枝條扦插,需保持濕度及25℃以下溫度,要等2-3星期根群長好後再移出定植。
  • 栽培方式
    初雪草的莖直立多分枝,植株具柔毛,葉面綠色,邊緣或大部分為銀白色,頂端開小花,花期為8~12月,葉以卵形為主,也有長圓形、矩圓狀披針形,花極小為乳白色,邊緣有花萼,讓花型更像蕾絲邊般浪漫。土壤以砂質壤土為佳,不可積水,花序頂端,花萼片會聚集成小杯狀,最好也不要淋到雨,否則容易腐爛。
  • 形態特徵
    初雪草在臺灣夏季多在高冷地栽培才能成功,多做為切花使用,而盆栽型態的初雪草則是要等聖誕節,大約年底較為冷涼期間才會出貨,於平地上應用可搭配聖誕紅做成組合盆栽,非常有下雪的風味,有如北歐的過節氣氛。因初雪草的葉片滾有白邊,又稱為"蕾絲花葉"或"銀邊翠",英文名稱則為"Snow-On-The Mountain",故又有"高山積雪"的雅稱,都是對這個似雪花飄飄、浪漫多姿的初雪草之讚美

    20241103 銀邊翠 (11).jpg

    20241103 銀邊翠 (12).jpg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麗胡枝子

豆科(蝶形花科)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亞花楸(學名:Sorbus aucuparia L.)是薔薇科花楸屬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6-18米,樹幹端直,樹形優美,幼樹樹冠橢圓形,成熟時樹冠呈球形。奇數羽狀複葉,小葉11-15顆;繖房花序,花序較大、圓形。花期5月。
原產於歐洲和亞洲西部。分佈於波蘭、斯洛文尼亞、比利時、美國、俄羅斯、德國、捷克、匈牙利、義大利、奧地利等國;中國可在河北南部、山東北部、山西中部、陝西中部、甘肅中部、青海中部、新疆南部地區以北的地區生長。喜光、耐寒樹種,幼苗耐陰,喜歡濕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1-2]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馬鞭草科(Verbenaceae)海州常山屬(Clerodendrum)

別名: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洋傘花又名蝶心花

學名:Holmskioldia tettensis (Karomia speciosa)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 名: 紫草科(Boraginaceae)紫丹屬(Tournefortia)
別 名: 白水木,白水草、水草、山埔姜、山草、銀丹、銀毛樹(海南植物誌)
原產地: 分佈於中國海南島、西沙群島及臺灣。熱帶亞洲、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熱帶澳洲、日本、越南及斯里蘭卡及太平洋諸島有分佈;台灣產於恆春半島、蘭嶼、小琉球及綠島,生海邊沙地。熱帶海岸特有植物,多見於熱帶海岸沙地或珊瑚礁石上
分布: 生長在臺灣南北兩端沿海及蘭嶼、綠島的海濱珊瑚礁上、沙灘上。
用 途: 1. 海岸防風行、道樹、庭園景觀植物植物。適應性強,生長力好,為第一線海岸林不可缺的樹種。2.藥用:根及莖有清熱,利尿,解毒之效。治風濕骨痛。葉有解毒,消種之效。治解魚類、貝類中毒。在斐濟,白水木樹根的提取物用來治療風濕病,葉片煮水的蒸汽浴用來治療女性產後虛弱;在諾魯(Nauru),當地人會把樹幹和根的分生組織搗碎,用以治療兒童皮疹、腹瀉和因吃變質魚類導致的中毒。3.白水木的葉子可以作為食物和香料,是一種重要的豬飼料。4.其木材可以用來建造房屋和小漁船,小枝用作柴薪
莖: 高可達 10 公尺高。樹皮灰褐色,小枝條、葉片、花序,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枝上具有顯著葉痕。
葉: 葉呈輪生狀密集排列於枝條頂端,全緣,倒卵形,肉質性,兩面都密佈絨毛,長約 9~20 公分,寬約 4~8 公分,葉柄厚實但是很短,長約 0.5~2.5 公分。
花: 花頂生,白色或是略帶淺粉紅,排成兩列,屬蠍尾狀聚繖花序;花萼、花冠都小徑約 0.5 公分,也都是 5 裂;雄蕊接近無柄,花藥約 0.15 公分長;子房 4 室,柱頭兩裂。花期 4~6 月。
果: 果實球形核果,徑約 0.5~0.9 公分,初呈橄欖綠,隨著成熟顏色漸漸轉淡,最後終至白色或淺綠色,具軟木質,能藉海水傳播。
特徵: 樹皮灰褐色,小枝條、葉片、花序,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常綠性的小喬木或中喬木,樹皮灰褐色,葉叢生在枝端,全緣,倒卵形,肉質性。白色小花列排成蠍尾形的聚繖花序。果實球形,具軟木質,能藉海水傳播。白水木生長的地方絕大多數是看得到海水的地方,所以有「白水木」之稱。

 

20240302 白水木 (12).jpg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   名: 茜草科(Rubiaceae)風箱樹屬(Cephalandthus)
別   名: 風箱樹(四川),水楊梅(廣東)、馬煙樹(海南),水芭藥、水拔仔、珠花樹、小楊梅、大葉柳、小泡木、紅紮樹
原產地: 中國南部、印度、緬甸及台灣。
分布: 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平地至低海拔 10~500 公尺的山區溝渠、河畔或住家旁,目前祇分布於台北縣貢寮、雙溪、瑞芳及宜蘭頭城、員山、五結等地。
用途: 1.護堤植物:早期是先民重要的護堤植物、他們將其種在溪流土堤邊,穩定堤岸防止崩塌和侵蝕。2.蜜源植物:風箱樹是昆蟲的食草和蜜源,也庇護溝渠裡的魚和兩生類。3.藥用:性味:根:苦、涼。效用:根:清熱解毒,收濕止癢。治皮膚瘡癢,對口瘡,天皰瘡,爛腳趾,跌打,牙痛,痢疾,腸炎。
莖: 落葉性灌木,高 1~3 公尺,具多數分枝,小枝具毛茸。
葉:

單葉對生或少數亦有 3 枚輪生者,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4~6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鈍、圓或略呈心形,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光滑無毛,背面略有毛茸;中肋及側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 7~9 對,細脈明顯;葉柄長 1.5~2 公分,有溝紋,略有毛茸;托葉闊卵形,先端漸尖,最先端呈腺體狀。

花:

花多數,小形,無柄,白色,具香味,開放時徑 0.4~0.45 公分,呈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序;花序開放時徑 2~3 公分,單生或叢生狀;苞片早落;花萼極小,4 裂;裂片三角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銳尖;花冠高盆形,長 1~1.2 公分,先端 4 裂;裂片卵形,長 0.6~0.7 公分,先耑鈍,冠筒內面有毛茸;雄蕊 4 枚,不伸出花冠外,著生花冠開口處;花絲短;子房下位;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甚多;柱頭頭狀。花期每年 5~7 月,開花時,香氣可傳百公尺之遠。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爵床科(Acanthaceae)鳥尾花屬(Crossandra)
別名: 鳥尾花,半邊花,橙色單藥花,雀尾花、燕尾花、蔦尾花、鬚藥花、上戶花、漏斗花、爆竹花、十字爵床、半邊黃
原產地 原產於南非、南印度、斯里蘭卡。
分布 引進為觀賞用花卉,園藝栽培。
用途: 1.庭園觀賞用:此類植物生性強健,花期極長,春末至秋季均能開花,花謝花開,持續數月,且株型緊湊,並且耐高溫,油綠色的葉片加上亮眼的花色,是夏季高級盆栽之一,而在花壇成簇栽培時,等到盛花期,宛如一群火鳥在一片綠海上振翅高飛,一樣非常出色。適合花壇成簇栽培、地被或盆栽,為夏季優美之低矮花卉。
莖: 株高 20~40 公分,莖枝挺直,平滑,多分枝。
葉: 單葉對生,葉闊披針形、披針形、長橢圓形,葉端漸尖,葉基楔狀,帶翼狀漸狹,葉全緣或波狀緣,革質,葉面濃綠色,富光澤,無毛,羽狀脈,葉脈清晰,無托葉,具葉柄。
花: 兩性花,穗狀花序,腋生,花生於枝頂,花密生,具苞片,小苞片 2 枚,花萼 4~5 裂,花冠細長筒狀,花形似鳥尾,兩側對稱,二唇形,花瓣 5 枚,花橘黃色,有培育黃、淡橙色...等品種,雄蕊二或四枚,二強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上,花藥一、二室,縱向開裂,,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絲狀,柱頭通常二裂,子房卵形,子房上位,子房二室,中軸胎座。
果實: 蒴果,熟時背裂 2 瓣。
特性: 多年生常綠小灌木,株高 20~40 公分,植株低矮,莖枝平滑無毛。葉對生,呈長橢圓形或闊披針形,葉全緣或波浪狀,葉面平滑,葉色濃綠富有光澤。花序自莖頂分化,穗狀花序形似麥穗,有綠色排列整齊的具絨毛苞片。花朵自花序上層層開放,花冠 5 裂似扇形。花期約在 5~10 月。果實為蒴果。此類植物生性強健,花期極長,春末至秋季均能開花,花謝花開,持續數月,且株型緊湊,耐熱性佳,適合花壇成簇栽培、地被或盆栽,為夏季優美之低矮花卉。鳥尾花的繁殖方法用播種及扦插兩種,播種的適期在 4~7 月,種子發芽適溫約 21~30℃,播種後不可覆土,約 15~28 天後發芽;扦插時,春、秋兩季為適期,剪取健康無病蟲害約 10 公分左右的頂芽,剪去部分葉片,插於砂床中,保持濕潤,可以施用含有維他命 B 群的速大多稀釋 1,000 倍,每 7 天噴灑一次,約 21 天後即可發根。

 

20240409 黃鳥尾花 (6).jpg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爵床科(Acanthaceae)假杜鵑屬(Barleria)

別名:

假杜鵑,藍鐘花、洋杜鵑

原產地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 血桐屬(Macaranga)
別名: 血桐(中國樹木分類學),光血桐,流血桐(臺灣),帳篷樹(廣東台山),大冇樹、饅頭果、橙桐、橙欄、面頭果、流血樹、鹿兒草、橙欄面頭果、Bau(排灣)
原產地: 台灣及中國大陸、菲律賓、琉球、澳洲
分布: 台灣全境及蘭嶼,濱海、平地至海拔 1,000公尺以下的地方。
用途: 1.庭園觀賞用:用做遮蔭樹或美化庭園栽培。2.木材用途:血桐的邊材淡黃褐色,心材紅褐色,木材砍伐後心材常會流出血紅色樹脂,因而名為血桐;材質輕軟,可作建築用材,箱板材;樹葉可供做糕粿的墊底,也可做牛羊的飼料用。3.蝴蝶食草:種子是台灣黑星小灰蝶的食餌。4.藥用:性味:全草:苦、澀。效用:樹皮:治痢疾;根:解熱、催吐。治咳血。
莖 : 高 4~10 公尺,徑 20~30 公分;樹幹較短;老樹皮灰白,中枝幹急小枝青綠色;樹枝直立或斜上昇,小枝密被銹色絨毛及腺點,成年則光滑無毛
葉 : 單葉互生,叢生(簇生)於枝端,葉盾形至闊盾形長 8~30 公分,寬 7~28 公分,先端呈尾狀銳尖,基部圓,不具腺體;紙質,全緣或波狀鈍鋸齒緣,掌狀脈 8~12 枚,幼時常帶紅色,表面為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幼時有毛茸,成長後則毛茸較少;葉柄長 7~20 公分,柄上有白粉,光滑無毛或有柔毛。
花 : 花單性,雌雄異株,無花瓣;雄花圓錐花序,腋生,長 10~30 公分;雌花序密生成團狀,苞片銳鋸齒緣;雄花萼 3~4 裂,裂片鑷合狀,卵形,被細毛;雄蕊 4~6 枚,花藥 4 室,無退化子房;雌花花萼 2~4 裂,子房 近似球形,有腺體,2~3 室,每室胚珠 1 枚;花柱不整齊分裂,柱頭長,背面有毛茸。花期從12月至翌年5月。
果實: 果實為蒴果,雙球形徑 0.6~1.5 公分,徑約 1 公分,黃褐色,帶白粉,上有 3 條縱溝,胞背開裂,被多數棕色腺點及肉質棘刺,棘刺被毛裡面分為 2~3 室,每室一個種子成熟時裂開釋出黑亮的種子,徑 0.2~0.3 公分。果期從 4~7 月。
特色: 血桐為具有寬闊心形葉片的植物。它的英文名形容它為「象耳」。枝條折斷處,髓心週圍和樹皮汁液氧化後會變成紅色,狀似流血,所以稱為血桐。血桐是熱帶二期林的主要樹種,在充足的陽光下才能蓬勃的生長,一般在破壞不久的開闊地或崩壞地上生長,海岸亦有分佈,和林投、黃槿等組成海岸灌叢。樹冠傘形,為夏日理想的乘涼蔽樹。一般植物的葉柄通常是在葉緣,但血桐的葉柄卻是在葉的中間偏上,很像古時作戰用的盾牌,非常容易辨認。由於血桐生長速度快,所以木材鬆散輕軟,可供建築及製造箱板用;早期農人常採血桐葉餵養家畜,種子亦會吸引許多鳥類、松鼠前來覓食。

 

20240316 血桐 (11).jpg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錦葵科(Malvaceae)麻屬(或風鈴花屬)(Abutilon苘(ㄑㄧㄥˇ)
別名: 紅燈籠、蔓性風鈴花、燈籠扶桑、紅燈籠花、懸風鈴花、浮釣木(日名)、巴西風鈴、紅心吐金、燈籠風鈴、垂枝風鈴花、蔓性燈籠扶桑,紅萼苘麻
原產地:

原產巴西。

分佈: 各地零星園藝栽培,供觀賞用。
用途:  1.觀賞用:喜日照,花期可長達全年,常被栽種於庭園;可植於籬笆、圍欄等處供觀賞用;花期幾全年,但以過農曆年的 1~3 月為最盛開。
莖:

常綠蔓性灌木,植株蔓生狀,枝條細長。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懸垂狀;花梗細長,花苞燈籠狀、鐘狀,深紅色,由花萼組成,頂端 5 裂,花萼合生鐘狀花冠,燈籠型;黃色花,輻射對稱,從花萼內伸出,伸出花萼外,深紅色,先端 5 裂,裂端尖狀,微外彎,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蓖麻屬(Ricinus)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    名:

龍舌蘭科(Agavaceae)酒瓶蘭屬(Nolina)

別    稱: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