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數據資料 (94)
- May 09 Fri 2025 07:39
中華民國還在呢!抓到了!習近平肖想偷改《開羅宣言》的原文
- May 07 Wed 2025 00:07
攻台內應?! 台灣黑幫潛伏待命 中國發展台灣在地網絡
- May 06 Tue 2025 00:03
林沛祥為何狠打臉鍾小平來基隆一級爆破?
2025年起,藍綠兩大陣營都面臨著立委大罷免風潮。根據中選會向最高檢察署告發的41件涉嫌偽造或往生者連署罷免案。第一階段查對結果(不含補件),公民團體送件的35案泛藍立委罷免案中,僅有15案涉及少量死亡或偽造連署。
這15案裡包括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葉元之、牛煦庭、魯明哲、鄭正鈐、游顥、馬文君、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丁學忠、傅崐萁、林沛祥、邱鎮軍與無黨籍立委陳超明。僅有12件涉死亡連署、160件涉偽造連署。其中又以基隆市立委林沛祥罷免案,被指涉高達116件偽造案最特殊,也最為引人注目。
- May 04 Sun 2025 00:02
回應連勝文 政治貞操蕩然 國民黨早就死了!
- May 03 Sat 2025 00:02
微知識:台灣是全球第二創新的國家
- Apr 23 Wed 2025 00:03
從醫學論文認識中國
◎ 馮睎乾
這兩天台灣人最關注的話題,似乎是一篇2023年發表於學術期刊的論文。事緣台灣歌手Tank(呂建忠)去年底在杭州做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上個禮拜在微博發文高調「感謝祖國,感謝杭州」,帖文中還刻意寫自己去年在「台灣省的高雄市和台北市」進行巡演,相信大家都明白這篇「感謝文」的用意是什麼了。
- Apr 18 Fri 2025 00:07
Meta的中國夢:用審查換市場 為中國打造數位《一九八四》
- Apr 13 Sun 2025 00:24
萬一中國軍演變封鎖 我們都需要「緊急避難包」
- Apr 05 Sat 2025 07:47
解放軍攻台的「18個危險地帶」
◎ 黑熊學院
戰災發生時,我在哪?該不該移動?該準備哪些物資?
戰爭中平民雖然不會是主要目標,但仍極有可能遭到波及。
因此,顧好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先認識戰爭時的高風險區域,藉以判斷災難發生的當下該走或是該留,以及作為移動時路線規劃的參考。
平時就先辨認出自身周遭及預定的避難點沿線是否存在高風險設施或環境,戰災發生時才能作為就地或移動避難的依據。
首先,有較高的遇襲風險設施,大致上可以區分為以下幾類:
台灣的紅色海灘有哪些地點。(取自貼文)
▪️登陸點
灘岸進行登陸作戰的難易度,依「適宜」、「勉可」及「登陸困難」區分為紅、黃、藍。
登陸點的難度會隨潮汐、季節、時間及伴隨的地形變化而改變。
在 2023 年海軍進行的兵要調查中,驗證登陸難度最低的紅色海灘包括圖上的 18 處海灘。
而勉可登陸的黃色和登陸困難的藍色海灘,雖然風險應較紅色海灘為低,但仍應保持適度的警戒。
▪️政府機關
總統府、立法院與行政院等重要的中央政府機構應該會首當其衝,另外,縣市、鄉鎮的行政機關也可能會被標定成目標,依照層級與重要性的不同,風險也會有所不同。
- Mar 29 Sat 2025 00:03
中國對台發動戰爭 可能會有三大前兆
為了完成中共所述「統一大業」,中國近年來加強對台文攻武赫,除了透過滲透、及灰色地帶作戰侵擾台灣外,更是透過軍事手段向台灣施壓,同時也不排除以武力方式侵略台灣。對此,黑熊學院昨(26)日就在臉書撰文表示,中國對台發動戰爭,「可能會有三大前兆」。
- Jan 31 Fri 2025 00:19
人類對蛇的恐懼與愛恨
◎沈榮欽
人類對蛇的恐懼經常被描述為超越種族與文化,源自數萬年前躲避猛獸定居樹上時,卻無可躲避的恐懼。但事實上西方和東方對於蛇的神話並不一致,在幾個流傳最廣的神話中,蛇在西方神話是邪惡的象徵,其他地方未必如此,蛇的邪惡並非全球普遍的現象。
- Jan 30 Thu 2025 08:13
詐欺氾濫,核心在司法系統失能—以藝術世紀詐欺案為例
◎ 魯直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3年台灣共受理3萬7984件詐欺案件,較2022年的2萬9702件增加了8282件,增幅約28%。台灣社會可說詐欺橫行,其中以投資詐欺最多。然而,這十餘年來,台灣最大的藝術詐欺案,卻是全球華人藝術網詐騙台灣五百多位最知名藝術家的終生著作權及終生藝術經紀權。
- Jan 28 Tue 2025 00:23
以為是真理、其實是謠言! 聽信假專家 將使你離事實越來越遠!
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過一句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但事實上,這句名言不止應驗,還因為網路的無遠弗屆與便利性,再加上社群媒體興起,人人都可利用臉書頁面發言成為自媒體,只要經營得當,打造個人的社群影響力之外,還可能成為媒體取材的資料來源。其中,飲食相關議題,因為人人可及,就成為最容易發揮評論的議題,只要稍加點綴看似科學的數據或話術,即成為難以辨識真偽的「專家說」。
專家謠言盛行 學會辨識就能拆解謠言
- Jan 12 Sun 2025 01:05
逆轉勝不是市長自己說的算
◎賽德克
依據媒體報導,台中市政府2021年修正《學校午餐自治條例》,規定學校午餐「不得使用肉品原料來源非國產之各式肉類加工品」,以及「不得檢出乙型受體素」,之後行政院函告無效,台中市府提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於113年12月30日判決,前者符合學校衛生法市府勝訴,後者牴觸《食安法》而敗訴。惟台中市府曲解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於113年12月31日市政會議竟然洋洋得意自稱「逆轉勝」,顯然誤解行政訴訟法,更誤導民眾市府才是對的,令人遺憾。
- Jan 07 Tue 2025 00:06
旅讀上海不如旅讀台灣 翁曉玲該修的台灣學分
◎ 秦靖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翁曉玲濃烈的大中國意識,將台灣奧運男雙金牌「麟洋配」稱做「中國人的驕傲」,也質詢大法官被提名人「中國人是外國人嗎?」的問題,面對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未放棄中國國籍而被解除公職一事,翁曉玲更宣稱「所有大陸地區人民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
- Jan 02 Thu 2025 00:08
寧信這世間有鬼 不信杜紫宸的嘴
1997年12月19日起,美國有些媒體開始報導,台灣的飛碟會教主陳恆明預言,1999年將有大災難發生,中共會攻打台灣,並爆發核子大戰。因此上帝會派飛碟來搭救信徒,飛碟將在1998年3月25日出現在美國德州的電視頻道上,31日教主就能帶著信徒搭飛碟升天。
由於1978年11月18日,蓋亞那曾發生「人民廟堂集體自殺事件」,教主瓊斯脅迫信徒跟他一起喝下摻有氰化物和鎮靜劑的果汁,誰若抗命就當場射殺、勒死或強迫注射氰化物。造成914人死亡,其中還有276名兒童,因此美國政府很擔心台灣這一邪教來當地鬧事。
- Jan 01 Wed 2025 00:19
抵抗之弧快玩完了! 成員國紛受重創 「爐主」伊朗嚇呆陷困境
以色列國防軍於當地時間 26 日,對葉門境內由胡塞武裝組織控制的多個地區發動大規模空襲,在這波攻擊中,以軍於針對葉門境內的薩納國際機場與發電站、赫茲亞茲 ( Herziaz )、拉斯卡納蒂卜 ( Ras Al-Kanatib ) 與阿爾及爾 ( Algiers ) 地區的軍事設施與港口等多個被胡塞武裝組織控制的地區發起空襲,成功摧毀胡塞持有的 F-5 戰鬥機與導彈基地。
由伊朗扶持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在12天內垮台,胡塞組織近日又受到重創,加上先前被打趴的加薩哈瑪斯與遭打殘的黎巴嫩真主黨,由伊朗為領袖的「抵抗之弧」,可以說快走到了窮途末路。曾經擁有數十萬部隊,上千枚導彈的中東「抵抗之弧」聯盟,真的要玩完了嗎?
- Dec 10 Tue 2024 00:05
你家有錢你就能當波波牙醫嗎?
日治時代有句台語俗諺:「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第三開查某間。」反映了當時台灣民間公認賺錢最快的三個行業。但健保實行後,醫生賺的錢已不算多,卻忙到累到低於國民平均餘命。以前大學聯考一放榜,村子裡有考上醫科的,立刻也就有人捧著嫁妝上門提親,現在已絕無可能了。
如今讀牙醫已經快比讀醫科更搶手了,2024年學測,台大或陽明牙醫系與冠軍衛冕者的台大醫學系,都是59級分,並且超越很多私醫的醫學系了。而學歷黃牛的嗅覺比狗還靈,早就嗅到了這股商機。現在力推的主流商品已經是波波牙醫,而不再是波波醫生了。
- Nov 29 Fri 2024 15:23
戒嚴時代為何不會有波波牙醫
「波波醫生」這4個字,這十多年來一直是新聞話題。2023年台北市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劉安潔醫師,替女病患進行子宮鏡手術時,不慎以器具刺穿子宮與右側髂動脈,導致大出血不治身亡。2024年11月7日一審判決出爐,劉安潔被依「過失致死罪」判處有期徒刑7月,緩刑5年,可上訴。
由於劉安潔外型甜美,常上電視節目,並接受新聞專訪。還有婦產科醫師在受訪時提到,子宮鏡手術難度不高,為何發生這麼嚴重的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