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數據資料 (86)
- Nov 07 Thu 2024 00:04
「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是嗎?(上)
- Nov 04 Mon 2024 01:06
全球人均最富國家排名,台灣超越日、韓、中、港奪第14
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 Forbes ) 近期透過分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公布的各國數據,做出了「 2024 年最富裕國家」排名。其中,最富裕的前 10 個國家中有 5 個是歐洲國家, 4 個是亞洲國家。台灣則超越日本、南韓、中國與香港,榮登第 14 名的寶座。
根據《大紀元時報》報導,《富比士》引用 IMF 公布的各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 ( GDP ),再透過考慮通貨膨脹率以及當地物價、服務成本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進行修飾,最終精確的比對出世界各國的人均財富排名。該報導指出,部分富裕國家可能作為企業的「避稅天堂」,透過吸引大量的外部財富,人為的提高 GDP 數值,但在加入 PPP 進行衡量後,就能較為準確的比對各國民眾「實際擁有的財富」。
- Oct 31 Thu 2024 05:17
颱風天玻璃窗貼膠帶未必抗風
夏秋是颱風常來報到的季節,很多人會在門窗上貼滿膠帶以防止玻璃破裂,不過這樣做真的有用嗎?我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進行實驗驗證此說,卻發現最常見的 X 字型貼法,抗風能力竟然最弱。
內政部表示,許多商家與家庭在颱風天會用膠帶加固玻璃門窗,為驗證其效果,建築研究所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製作了一扇寬 2.8 公尺、高 2.0 公尺的鋁框窗戶,使用 5 毫米厚的普通玻璃,並採用了四種常見的膠帶貼法: X 字型、井字型、口字型及全貼滿,另準備了一扇未貼膠帶的玻璃窗作為對照組。實驗在風雨測試艙內對這些玻璃窗進行加壓測試。
- Oct 27 Sun 2024 07:53
統媒與臉書上海團隊真有「聖母病」嗎?
鄉民們千萬別望文生義,河道上大家常說的「聖母病」,其實尚未正式納入國際疾病分類裡,而患者更不限於女性。
「聖母病」確實是個本身就帶有性別歧視的用語,就像中國成語所說的「婦人之仁」一樣。
- Oct 23 Wed 2024 00:06
對吉米‧卡特撤銷承認台北的重新評價
◎譚慎格(John J. Tkacik)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本月歡度百歲生日,自從他在一九七八年決定不再承認台北為「中華民國」所在地以來,台灣對他的評價一直不高。然而,隨著半個世紀過去,卡特總統撤銷承認中華民國的往事,若與他透過直率的外交策略,來維持美國與台灣關係的實質內容相結合來看,現在已經可以成就更為正面的形象,尤其是相較於在他之前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福特(Gerald Ford)兩位總統而言。
- Oct 22 Tue 2024 00:13
團結國家力量 在世界高舉「台灣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天泰
維護非物質文化的觀念與時俱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追求文化多樣性,持續尊重人類的創造力,於2006年生效。而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由簽署2003年公約的締約國提名,經UNESCO轄下之委員會審查、列名。2009年,在阿布達比大會中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遺產名錄,截至2022年止,共有677項。
- Oct 10 Thu 2024 00:03
巧妙詮釋祖國 同步教育下一代
◎ 林逸民
過去黨國時代吹噓「光輝的十月」,但如今每年十月卻成為台灣人最尷尬一個月,十月一日是中國建政,被迫目睹許多跳樑小丑向中國慶生獻媚,幸好賴清德總統在今年國慶晚會機智反擊,對那些相信國民黨傳說而向中國獻媚的人喊話:
- Oct 01 Tue 2024 22:44
28位台灣藝人跪一片 輸誠中國「忘情舔共」
20241001 自由時報
〔記者邱奕欽/台北報導〕台灣與中國的政治立場向來劍拔弩張,不少本人藝人主動投懷中國演藝圈,同時也為長遠的星途「忘情輸誠」,而在今(1日)中國建國滿75年之際,許多靠攏中國市場的台灣藝人,陸續轉發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中共官媒的「國慶文」,無情忘本發表舔共言論,更觸動兩岸的敏感神經,而28位台灣藝人的名單也隨之曝光。
- Oct 01 Tue 2024 15:33
球迷為何喜歡南珉貞而討厭伊梓帆?
2015年9月,職棒桃猿啦啦隊(LamiGirls)裡的伊伊、梓甯與小帆,3位人氣正妹不僅組了一個偶像團體「伊梓帆」。還與其他9位青年朋友,每人拍攝1張精修美照,擔任每月主題人物,組合成一冊「挺柱桌曆」,為國民黨提名的2016年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助選。
由於洪秀柱在獲得提名後就大鳴大放,不僅提議要盡速與中國簽署「和平協議」,甚至超越國民黨中央表述的「1中各表」,主張「1中同表」。這麼激進的急統立場,引起黨內本土派排斥,職棒球迷對「伊梓帆」支持急統的洪秀柱,更是不滿到了極點,甚至串聯發動抵制入場看球。
- Sep 26 Thu 2024 07:57
你知道你的手機在做甚麼嗎?
◎林修民
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呼叫器發生集體爆炸,隔日又發生對講機集體爆炸,兩起爆炸案總共造成超過39人死亡,約3000人受傷,震撼國際,這起案例讓世人了解到你的手機在做甚麼,你真的知道嗎?
- Sep 22 Sun 2024 00:20
你要的是真相?還是洗腦材料?
英文「教育」(education〉一詞,拉丁文原意是「引出」。就是不直接傳授知識,而採用對話、思辨,一步步啟發對方的思考,引導出智慧。
所以,教育的本質不應該是灌輸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反而是要幫助學生「批判思考的建構」。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的方法,而不是以「標準正確答案」的教科書方式,壓制一切的思辨能力。
- Sep 21 Sat 2024 00:13
2758讓藍白政客落荒而逃
八月二十一日澳洲參院通過,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不涉台灣地位;本月十二日荷蘭國會也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動議,指聯大二七五八決議並未決定中國對台擁有主權,也未排除台灣參與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
立院黨團前天協商,民進黨團提出希望不分政黨朝野響應國際上「聯合國二七五八決議不涉及台灣地位」的決議文。不料,韓國瑜聽都不聽就直接宣布散會,藍白兩黨總召黃國昌、傅崐萁立刻轉身離席。國民黨的理由是「這個決議會造成緊張關係」。誰會緊張呢?說穿了,他們怕習老大緊張吧?
- Sep 20 Fri 2024 14:55
為保存資料的USB隨身碟 千萬不可放保管箱
◎林修民
根據媒體報導,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銀行的保管箱中被檢調搜出USB接頭的物品。對於這個USB接頭的物品外界有很多解讀,USB接頭的資通訊產品有很多,存資料隨身碟只是其中一個,但外界千萬不要誤解某些傳言,存資料目的隨身碟放入銀行保管箱中絕對是一場大災難。
- Sep 14 Sat 2024 00:07
中俄矛盾路人皆知 挑戰璦琿條約觸動敏感神經
在就職百天之際,賴清德總統透過專訪的方式,向全體國民及世界展示團隊成績單,並挑戰北京對台灣主權的主張,進一步質疑中國對所謂維護領土完整的立場。賴總統表示,如中國真正關心這點,應該也要尋求收回19世紀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
中國的領土主權神聖不可侵犯?
- Sep 08 Sun 2024 09:09
為何《璦琿條約》原件保存在台灣?
◎黃澎孝
日前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舉《璦琿條約》為例,質疑中國何不趁機向俄羅斯追討所佔中國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大片土地!?卻在台海和南海島礁的爭議中,一再強調所謂的「領土完整」、「不可分割」的重要性。
- Sep 04 Wed 2024 05:44
誰能夠撐過人工智慧革命?
◎李忠憲
8月12日柯文哲的記者會,再次顯示了許多專業的職業不能夠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真實案例,例如會計師、律師等,人工智慧缺乏自由意志,沒有辦法承擔道德責任。缺乏自由意志確實是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人的一個關鍵原因,尤其是在涉及倫理責任和法律責任的專業工作中。
- Sep 02 Mon 2024 09:20
一針見血?賴清德「八二三的一席話」國共兩黨怎麼啞口無言了!?
- Aug 27 Tue 2024 00:07
2/3台灣民眾不認同兩岸命運共同體、7成7反對「祖國統一」
台灣人與中國人距離越來越遠,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6)日公布的民調,高達2/3台灣民眾不贊同「台灣人與大陸人都是炎黃子孫,所以大陸十四億人的苦難也是我們的苦難」。另外,對於所謂「祖國統一」,七成七不贊成「祖國終極統一」的主張,一成三贊成。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日發布「關於兩岸關係最新的三個關鍵性發展」即時民調。
- Aug 19 Mon 2024 00:08
翁曉玲為何堅持扮演「女版王炳忠」?
「我本來想要賞她兩巴掌,想了好幾個月,難得她今天來,我一定要做這個動作。我只賞她一巴掌,已經太便宜她!」
2019年1月22日中午,華視輪值主辦當年度的「關懷演藝人員基金會春節餐會」。文化部長鄭麗君應邀出席,正逐桌向老藝人一一敬酒時,卻遭到一個大多數人都叫不出名字的67歲眷村藝人鄭惠中(原名鄭心儀),突然衝向前來狠狠打了一巴掌,施暴之後就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