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伯勞(學名:Lanius collurio )是伯勞科、伯勞鳥。體長18-20公分。頭頂至後頸灰色,背紅褐色或栗色,飛羽褐色,前額基部和貫眼紋黑色。尾黑色,外側尾羽基部和下體白色,胸部和兩個脅粉葡萄紅色。虹膜褐色,嘴巴黑褐色或黑色,腳鉛灰色或黑色。
紅背伯勞主要棲息於較開闊的疏林、林緣、林間空地、河邊樹叢及灌叢中,也棲息於果園及農田地區.不喜歡茂密的森林。遷徙期間多出現在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成群。主要以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小鳥、雛鳥等小型脊椎動物。分佈於整個歐洲大陸,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往南到地中海沿岸,往東至小亞細亞、高加索、伊朗、阿拉伯、中東、西亞、烏拉爾、哈薩克、中亞、西西伯利亞和阿爾泰西部。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灰斑鶲是一種小型雀形目的鳥類,屬於舊世界鶲科的鶲屬,主要繁殖於古北界東部。這個物種於1861年由斯文豪首次描述。 這種鳥體型纖細,翅膀較長,體長約13到15厘米。其上身主要為灰褐色,下身為白色,胸部和側腹有明顯的灰色條紋。翅膀上有一條狹窄的白色帶,喙與眼睛之間有一塊淡色斑點。喙和腳為黑色,眼睛較大,並有一圈白色眼圈。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棕腹啄木鳥2024年10月在澎湖遊憩園區的東衛林區被發現,因為是第一次在台灣被發現,所以特地從台中搭機到澎湖去欣賞。
棕腹啄木鳥,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棕腹啄木鳥是遷徙鳥,主要在中國內地西南及東北繁殖,於華南過冬,是中等體型的鳥類。體長17-20厘米,體重25-35公克。頭頂及項深紅色;背部為黑、白橫斑相間;腰至中央尾羽黑色;外側一對尾羽白而具黑橫斑。貫眼紋及頦白色,下體餘大都呈淡赭石色,僅尾下覆羽粉紅色。翼上小覆羽黑色,翅餘部大都黑色而綴白色點斑,內側三級飛羽具白橫斑。雌鳥頭頂部為黑、白相雜。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