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落葉喬木,壽命可達3000年以上。又名公孫樹、鴨掌樹、鴨腳樹、鴨腳子等,其裸露的種子稱為白果,葉稱蒲扇。屬裸子植物銀杏門惟一現存物種,和它同門的其他所有物種都已滅絕,因此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已發現的化石可以追溯到2.7億年前。銀杏原產於中國,現廣泛種植於全世界,常作為道路景觀樹種,並被早期引入人類歷史。它有多種用途,可作為傳統醫學用途和食材。
銀杏是裸子植物中唯一的闊葉落葉喬木物種,可以長到25-40公尺高,胸徑可達4公尺,幼樹的樹皮比較平滑,呈淺灰色,成株樹皮呈灰褐色,表面有不規則縱裂。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杈較不規則,分為長枝與生長緩慢的鋸狀短枝:一年生枝為淡褐黃色,二年生枝粗短,為灰色,短枝黑灰色,有細縱裂紋。冬芽為黃褐色,多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銀杏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因其枝條平直,樹冠呈較規整的圓錐形,葉春夏翠綠,秋季則會變成大面積的金黃色,作為綠化或園藝觀賞樹種可以帶來視覺上的美感。
葉為扇形,呈二分裂或全緣,葉脈和葉子平行,無中脈。在一年生枝上,葉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3至8片葉呈簇生狀。
種子直徑2-3公分,成熟時形似杏子。外種皮高度肉質,與被子植物中核果的外果皮相似,但在結構和發育上並不符合真正定義上的果皮,由於含有很多丁酸,聞起來像是腐敗的奶油。中種皮堅硬,呈灰白色,長寬1.5-2公分,內部有一層紙狀、棕色的內種皮。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