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蘋婆(南海志),羅晃子『綱目』,鳳眼果(廣州),七姐果(廣州),蘋婆果、頻婆果『代答』,潘安果『藥性備要』,豬哥磅(台灣),九層皮『手鏡』,富貴子(廣州),枇杷果

原產地:

原產中國廣東、廣西的南部、福建東南部、雲南南部。廣州附近和珠江三角洲多有栽培。喜生於排水良好的肥沃的土壤,且耐蔭蔽。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多為人工栽培;台灣於 1,800 年引進栽培。
分佈: 台灣產地主要在中南部,大多作觀賞樹木栽培於庭園或校園中。

用途:

1. 食用:蘋婆橢圓形黑褐色種子烘炒後,種仁色如蛋黃,味如栗子,是著名乾果。2. 景觀樹及行道樹:蘋婆的樹冠濃,密,葉大亮麗,長綠,樹形美觀亦是優良景觀樹及行道樹。3.藥用:性味:平、淡。效用:莢:治血痢神效;果實:溫胃,殺蟲,養肝膽,明目去翳,止咳退熱,消煩降火。
莖: 喬木,樹高 10~15 公尺,幼嫩枝紫紅色,被有褐色星狀毛。

葉:

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3~6 公分,兩端粗大;葉片長 15~27 公分,寬 9~12 公分,長橢圓形,葉基圓或鈍形,兩面平滑無毛,葉尖短尖,薄革質,葉緣為全緣,嫩時呈暗紫色,後變為黃綠色,嫩葉兩面被極少星狀毛,側脈約 9 對。

花:

單性花或雜性花,雌雄同株;花序呈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柔弱下垂,披散,疏被白色星狀毛及腺毛;花被呈鐘形,乳白色至淡紅色,徑約 0.9 公分,5 裂,裂片淺披針形,長約 0.7 公分,先端漸尖並向內曲,在頂端處粘合;雄花有雄蕊約 20 枚,單體,花藥在雄蕊筒先端集合而成球體;兩性花之子房有柄,由 3~4 枚離生心皮構成,花柱下垂,柱頭 3~4 淺裂;花於 3 月下旬至 5 月開放,但在 10~11 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
果實: 果實為蓇葖果,長 7~10 公分,寬約 3.5 公分,橢圓狀卵形,先端稍尖,外為鮮紅色厚革質,密備絨毛,熟時裂開;內藏種子 2~4 粒,種子呈歪圓形或橢圓形,長 2~3 公分,深褐色。

特性:

常綠中喬木;樹冠圓形或短卵形,樹高 10~15 公尺,幼嫩枝葉略有星狀毛,呈紫紅色。葉薄革質,全緣,橢圓形,兩面平滑無毛,先端短尖,基部圓或鈍,長 15~27 公分,寬 9~12 公分。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柔弱下垂,披散,萼鐘形,乳白色至淡紅色,5 裂,裂片淺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向內曲在頂端處粘合,花於 3 月下旬至 5 月開放。結果如豆莢之蓇葖果,約 7~8 月間成熟,果皮由青綠轉為鮮紅色,厚革質,先端稍尖,熟時裂開;莢內藏有種子 3~5 粒,呈不規則球形,深褐或黑色,富光澤有粘性,即是風味獨特的蘋婆果。蘋婆的繁殖可用播種、扦插、高壓或嫁接法,而以扦插為迅速。蘋婆之單一蓇葖果形狀酷似眼睛(鳳眼),熟時自腹縫線開裂,狀如鳳眼微張,故名鳳眼果。廣州人喜取其葉以裹棕。古稱“羅望子”和“羅晃子”實為蘋婆。

20220417 蘋婆 (1).jpg

20220417 蘋婆 (3).jpg

20220417 蘋婆 (7).jpg

20220417 蘋婆 (8).jpg

20220417 蘋婆 (10).jpg

20220417 蘋婆 (19).jpg

20220417 蘋婆 (27).jpg

20220417 蘋婆 (29).jpg

20220417 蘋婆 (31).jpg

20220417 蘋婆 (35).jpg

20220417 蘋婆 (37).jpg

20220417 蘋婆 (40).jpg

20220417 蘋婆 (42).jpg

20220417 蘋婆 (43).jpg

20220417 蘋婆 (45).jpg

20220417 蘋婆 (47).jpg

20220417 蘋婆 (49).jpg

20220417 蘋婆 (50).jpg

arrow
arrow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