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林基興

最近,新北白線斑蚊數十例本土疫情,且雲林北港出現埃及斑蚊,顯現台灣登革病媒蚊已北移。因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預估到二○五○年,我國每年會有數萬至數十萬人感染。

目前登革熱並無有效疫苗與治劑,噴藥是緊急防治登革熱的方式。高科技對策為釋出沃巴氏菌(Wolbachia),但費用高。

其實,更佳招數為使用基改技術。英國牛津大學與蓋茲基金會合作成立的英國生技公司,即鎖定散播登革熱、茲卡、黃熱病等病毒的埃及斑蚊。其卵盒方便寄送,又成本低廉。雄蚊帶著致命基因(有特殊食物可解套),在野外和雌蚊雜交後,後代會死亡。巴西某地實驗,登革熱蚊一年內減八五成。但同受登革熱之苦的美國佛羅里達州某鎮,年花百萬元噴殺蟲劑,反基改領袖拒聽解釋,經過十年的努力,二○二一年,終得測試。成功後,隔年,美國環保署批准在佛羅裡達州和加州定點計畫。

噴灑殺蟲劑滅蚊,無辜生物的蜜蜂與蝴蝶等授粉昆蟲也遭殃,傷及食物鏈,有如殺無赦,何況蚊子逐漸產生抗藥性,殺蟲效果越來越差。然而基改科技有如標靶般精準快速也不誤傷。

但基改科技在我國受到嚴重歧視,可善用於防治嗎?試觀基改作物:中研院余淑美院士參與蓋茲基金會資助的「國際 C4 水稻計畫」,研發出抗逆境與高產量的水稻品種,但農業部仍未放行。類似,葉錫東院士研發的抗輪點病毒基改木瓜也遭禁,主因是擔憂基改傷害健康與生態。

日前,賴總統說要建構防衛韌性,農業部表示「戰爭存糧逾七個月」。但我國糧食自給率約三成三,諸如高鹽份等不適合農作之地,應可用基改技術相救。現在遇到登革熱與存糧防衛韌性,國人不妨正確認識與善用基改。

(作者為大學教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