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名: 唇形花科(Labiatae)刺蕊草屬(Pogostemon)
別   稱: 到手香、左手香、著手香、刺蕊草、本藿香、藿香、排香草、洋薄荷、印度薄荷、番檸檬,廣藿香
原產地: 中國大陸南方、印度、斯里蘭卡經馬來西亞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熱帶地區。
分布: 臺灣、廣東海南和廣州、廣西南寧、福建廈門等地廣為栽培,供藥用及觀賞用。
用   途: 1.梗、葉或葉供藥用,主用於妊娠嘔吐、胃氣痛及預治流感,為芳香健胃、解熱、鎮吐劑。又為一芳香植物,其芳香油具有濃烈的香味,可作優良的定香劑,同時又是白玫瑰和馥奇型香精的調合原料,又可與香根草油共用作?東方型香精的調合基礎。2.藥用:性味:地上部分:辛、微溫。效用:地上部分: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為芳香健胃藥,治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溼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解熱鎮吐劑;外用治手足癬。
莖: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具濃郁香氣;株高 30~120 公分,多分枝或叢生,基部臥狀,木質化,上部斜伸或直立,淡綠色。
葉: 葉對生,柄長 0.5~4 公分,葉片肥厚肉質狀,心形或近心形,長 1.5~5 公分,寬 1~4.5 公分,基部楔形或廣楔形、心形,先端鈍圓形或突尖,粗鋸齒緣。
花: 輪繖花序,花序軸長 10~30 公分,小花多數,輪狀著生,小梗纖細。花萼卵形,黃褐色,先端 2 純裂,下唇絲裂;花冠長 0.8~1.2 公分,淡紫色或暈紫色,下部細管狀,上部異形唇裂,上唇近圓形或扇形,直立,如旗瓣,下唇廣舟形,直伸,基部對生 2 枚小裂瓣,長橢圓狀披針形;雄蕊 4 枚,2 強,基部聯合成管狀;子房球形,細小,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柱頭 2 歧。
果實: 果實為瘦果。花期春、秋季或週年。
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具濃郁香氣;株高 30~120 公分,多分枝或叢生,基部臥狀,木質化,上部斜伸或直立,淡綠色。葉對生,柄長 0.5~4 公分,葉片肥厚肉質狀,心形或近心形,長 1.5~5 公分,寬 1~4.5 公分,基部楔形或廣楔形、心形,先端鈍圓形或突尖,粗鋸齒緣。輪繖花序,花序軸長 10~30 公分,小花多數,輪狀著生,小梗纖細。花萼卵形,黃褐色,先端 2 純裂,下唇絲裂;花冠長 0.8~1.2 公分,淡紫色或暈紫色,下部細管狀,上部異形唇裂,上唇近圓形或扇形,直立,如旗瓣,下唇廣舟形,直伸,基部對生 2 枚小裂瓣,長橢圓狀披針形;雄蕊 4 枚,2 強,基部聯合成管狀;子房球形,細小,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柱頭 2 歧。果實為瘦果。花期春、秋季或週年。到手香因採摘或觸摸後,手會留下濃郁的香味,故名。訛音為著手香、左手香。並充作「廣藿香」使用,別稱廣藿香。

 

20240402 到手香 (6).jpg

20240402 到手香 (7).jpg

20240402 到手香 (8).jpg

20240402 到手香 (9).jpg

20240402 到手香 (10).jpg

arrow
arrow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