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

別名:

薜茘,木蓮、木蓮藤『日華子』、虎木蓮、壁牆虎『中國藥植志』、木瓜藤、石壁蓮『植物名匯』、木饅頭、鬼饅頭『綱目』、涼粉藤(江西)、饅頭郎、辟萼『質問』、木璧蓮『樹木分類學』、風不動(台灣)
原產地: 台灣、日本、中國大陸華南、越南、東南亞及印度。
分佈: 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常見其用不定根來吸附在其他樹木的樹幹或牆壁上。
用途: 1. 食用:瘦果可做清涼飲料「愛玉凍」,惟在台灣,使用不及愛玉子普遍。2. 綠籬盆栽觀葉植物:薜荔有耐陰及向上攀爬生長的習性,植株成長快速及易於造型,所以亦可當成室內植物栽培,也常被利用於組合盆栽上,更可讓它攀爬於壁面當爬牆植物或綠籬;是極佳的綠化觀葉植物。3.藥用:性味:花序托:甘、平;不育幼枝、根:苦、平;莖、葉:酸、平。效用:花序托:補腎固精,活血,催乳。治遺精,乳汁不下,腸風下血,淋濁;不育幼枝:袪風通路,活血止痛。治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根:袪風除濕,舒筋通絡。治頭痛眩暈,風濕關結痛,產後風;莖、葉:袪風利濕,活血解毒。治風濕痹痛,瀉痢,淋症
莖: 木質藤本,全株含白色乳汁,莖伸長,蔓莖可伸長 5~10 尺或更長,每節均會長出氣根,攀附他物,常著生於牆壁、岩石及樹幹上,具多數分枝,小枝幼時有毛茸。

葉:

葉為單葉互生,卵形至橢圓形,長 3~10 公分,寬 1~6 公分,先端鈍,基部圓或心形,革質,有膜質托葉一對,全緣,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側脈 4~6 對,中肋、側脈及細脈均於背面顯著隆起;葉柄長 1~2.5 公分,粗壯,有毛茸。

花:

雌雄異株,雌花單獨生長在雌株上,雄花與蟲癭花長在雄株上;花序為隱頭花序(隱花果)倒圓錐狀球形,徑 4~4.5 公分,單生或成對生長於枝條先端之葉腋,有花序梗,暗褐色,起初隱花果的先端會散生白色斑點(隱頭花序(隱花果)為綠色);花序梗長 0.8~1.2 公分,粗壯,有柔毛或近似有柔毛;苞片 3 枚,基生;雌花單生獨生長於花托內,雄花及蟲癭花則生長於另一花托內;雌花無柄或有短柄,花被裂片 4~5 枚,子房無柄,橢圓形至倒卵形,花柱側生,柱頭漸尖;雄花有柄,花被裂片 3~4 枚,雄蕊 2 枚;花藥長橢圓形,花絲短或近似無柄;蟲癭花有柄,花被裂片 4 枚,線形,子房無柄,平滑,花柱側生,短,柱頭膨大。花期 5~7 月。
果實: 果實為隱花果,倒圓錐狀球形,腋出,單生或成對,長 4~6 公分,徑 3~5 公分,上半部散生白色斑點,成熟時呈暗紫色;果梗粗肥,長 0.5~0.8 公分,苞片 3 片;種子細小,具絲狀小梗,棕褐色,表面富粘液質果膠,可做「愛玉凍」食用,只是薜荔果膠含量比愛玉子少。果期 8~11 月。

特性:

常綠攀緣性灌木,全株含白色乳汁;莖粗壯,多分枝,幼枝被細毛;幼時莖細而匍匐,節上生氣生根。不育幼枝葉小,互生,幾無柄,卵形,長 0.6~2.5 公分,寬 0.3~1 公分,基部偏斜;成長枝粗而硬,柄長 0.5~1.5 公分,托葉卵狀三角形,長 0.5~1 公分,葉片近革質而厚,橢圓形或卵形,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圓形或近心臟形,先端鈍,全緣,上面無毛而略帶光澤,背面密生柔毛,突起的網狀明顯。隱頭花序,單生,腋生,具短粗梗;雌雄異花托(異果);雄花托長橢圓形,長 3~5 公分,徑 2~3 公分,帶白斑點;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綠色;小花極多數,著生於肉質花托的內壁上;種子細小,具絲狀小梗,棕褐色,表面富粘液質。花期 5~7 月。果期 8~11 月。薜荔與薜荔小蜂共同演化而有專一性,只透過薜荔小蜂來傳粉達到結果的目的,而薜荔也提供蟲癭花作為小蜂的育嬰室。薜荔果實含果膠質,可做「愛玉凍」食用,只是薜荔果膠含量比愛玉子少。繁殖以扦插法為主,夏、秋季為適期。

 

20230826 薜荔 (1).jpg

20230826 薜荔 (2).jpg

20230826 薜荔 (3).jpg

20230826 薜荔 (4).jpg

20230826 薜荔 (5).jpg

20230826 薜荔 (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