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 名: | 金絲桃科(Guttiferae )胡桐屬(Calophyllum) |
別 名: | 瓊崖海棠,紅厚殼(海南植物志),胡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誤用),瓊崖海棠樹(中國樹木分類學),海棠木、海棠果(廣東),君子樹(海南),君子樹(琉球)、海棠樹、海棠木、海棠果(廣東)、呀喇菩(臺灣)、Bakiyarau(排灣) |
原產地: | 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海南島、台灣恆春沿海、琉球及太平洋島嶼。 |
分布: | 台灣在恆春半島,蘭嶼及綠島有野生狀態生長的樹木;台灣平地常栽植於公園及庭園內,當作一種重要的綠蔭樹,為一重要景觀樹木;亦常栽植為行道樹花蓮市明禮街有近百年的瓊崖海棠行道樹景觀。 |
用 途: | 1. 船艦及家具用材:樹皮厚,木材質地堅實,且材質緻密而堅重,心材和邊材不明顯,能耐磨損和海水浸泡,不受蟲蛀食,可為船艦及家具用材(樑柱、杵臼、農具)。2. 行道樹或是庭園木:栽植作為行道樹或是庭園木。3.樹皮含單寧15%,可提製栲膠。4.藥用:外葉煎汁可當眼藥,樹脂可治牙痛出血及頸部淋巴結核。性味:根、葉:微苦、平。效用:根、葉:袪瘀止痛。治風濕痛,跌打損傷,痛經;葉:治外傷出血;樹皮、果實:治鼻衄,鼻塞,耳聾;種子油:治皮膚病。 |
莖: | 大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或更高,徑 40~60 公分;樹皮厚、淡灰色、平滑,樹幹較短,小枝斜上昇或直立,幼時為四稜形,後則變為圓柱形,光滑無毛;樹冠呈波狀圓形,樹姿濃密而亮麗。 |
葉: | 葉對生,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 10~18 公分,寬 5~10 公分,先端鈍或圓,有時為凹頭,基部闊楔形,革質,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或同色,中肋於背面隆起,側脈於表面及背面皆隆起;葉柄長 1~2.5 公分,光滑,粗壯。 |
花: | 花 8~12 枚,白色,中型,開放時徑 2~3 公分,呈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芳香;花序長 8~15 公分,光滑無毛;花梗長 1.5~4.5 公分,光滑無毛;萼片 4 枚,近似整齊,圓形或倒卵形,長 0.3~1 公分,寬 0.25~0.6 公分,先端圓,多少呈花瓣狀;花瓣 4 片,倒卵形,長 1~1.3 公分,寬 0.6~0.8 公分,先端鈍,反捲;雄蕊多數,離生或合生為 4 束,但僅花絲基部相連,與花瓣對生;花絲細長,花藥長橢圓形,長 0.1~0.15 公分,先端有尖突;子房球形,徑 0.3~0.4 公分,光滑無毛;花柱細長,光滑無毛;柱頭大,先端有尖突。 |
果: | 果為核果,球形,下垂,徑約 3~4.5 公分,果梗長,綠色,有肉質的外果皮,成熟時果色由綠轉褐色,褐色的果實可生食,有甜味,綠色未成熟的果實可以加糖淹過再吃,內有種子一枚;種子球形,徑 2.5~3 公分,種皮堅硬。 |
特徵: | 常綠大喬木,樹皮厚。葉對生,厚革質,橢圓形,長 12~18 公分,先端圓或徵凸,葉柄堅硬,長約 1.5 公分;側脈細密且平行排列。花序總狀,腋生。花白色,芳香,花瓣 4 片,雄蕊多數,花基部合生花藥底生,子房 1 室。核果球形;種子 1 粒,具堅硬的種皮。瓊崖海棠之葉形與福木相近,頗易混淆,但本種之側脈甚多,細密而平行,與中肋殆成直角,實易區分。樹姿濃綠亮麗,樹性強壯耐瘠,為良好之園林樹。本種之樹脂,淪入土石,呈土黃色塊狀、鹼苦、大寒、無毒,主消腫,治毒熱等,近年來外國醫藥界己自大葉胡桐粹得抗愛滋病(AIDS)之有效成份,故本類可能為未來生藥之研究目標。(樹木解說)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