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菊科(Asteraceae)銀膠菊屬(Parthenium)
別名: 銀膠菊(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假芹(廣西)、野益母艾(雲南)、解熱銀膠菊、後生銀膠菊、滿天星
原產地: 美國南部、墨西哥、宏都拉斯、西印度群島及南美洲。
分佈: 常見於西部濱海及低海拔的荒廢地,台中的大安、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大肚、大雅;彰化的福興、芳苑、鹿港、大城等地都可以看得見銀膠菊,且南投、花蓮也有零星分佈。金門幾乎滿山遍野長滿銀膠菊。
用途: 1.銀膠菊植株的汁液可發電:印度南部城市哥印拜陀的兩個高中生發現銀膠菊植株的汁液盛在銅質容器內,並插上金屬鋅棒就能發電。2.銀膠菊可提煉一種低黏度膠料稱為銀菊橡膠,為天然橡膠的另一重要來源。3.藥用:全草治瘡傷腫毒、婦科病。
莖: 莖高 30~150 公分,偶可高達 2 公尺,上部多分枝,具主根。

葉:

葉互生,形態及大小變化大,一回羽狀全裂至二回羽裂,正面綠色,背面銀灰色。

花:

輻射狀頭花,直徑 0.3~0.5 公分,圓錐狀或繖房狀排列。總苞兩層。總花托具托片。頭花舌狀花 5,雌性可稔,花冠小,2 或 3 裂,白色;心花多數,兩性、不稔,花冠白色。每朵雌性舌狀花的瘦果會與 1 片總苞片、2 相鄰不稔的心花,及 2 ~4 枚托片癒合形成瘦果複合體(achene complex)。無冠毛或為 2~3 根芒刺狀冠毛。花期 6~8 月。
果實: 瘦果黑色,倒卵形,長 0.1~0.15 公分,頂端具乳突,冠毛呈 2 個短鱗片。果期 7~10 月。

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灌木,莖高 30~150 公分,偶可高達 2 公尺,上部多分枝,具主根。葉互生,形態及大小變化大,一回羽狀全裂至二回羽裂,正面綠色,背面銀灰色。輻射狀頭花,直徑 0.3~0.5 公分,圓錐狀或繖房狀排列。總苞兩層。總花托具托片。頭花舌狀花 5,雌性可稔,花冠小,2 或 3 裂,白色;心花多數,兩性、不稔,花冠白色。每朵雌性舌狀花的瘦果會與 1 片總苞片、2 相鄰不稔的心花,及 2 ~4 枚托片癒合形成瘦果複合體(achene complex)。無冠毛或為 2~3 根芒刺狀冠毛。瘦果黑色。銀膠菊被列為對台灣危害力最高的前二十種外來入侵植物之一。它除對生態造成破壞外,還會威脅人體健康,尤其植物外表細微的纖毛具有毒性,且釋出的花粉容易造成人體過敏,引起過敏性鼻炎等症狀。外表有毒,碰觸就有危險,在澳洲、印度等國曾發生放養的牛、羊,因此中毒致命的例子。

 

20230611 銀膠菊 (1).jpg

20230611 銀膠菊 (2).jpg

20230611 銀膠菊 (3).jpg

20230611 銀膠菊 (4).jpg

20230611 銀膠菊 (5).jpg

20230611 銀膠菊 (6).jpg

20230611 銀膠菊 (7).jpg

20230611 銀膠菊 (8).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