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菊科(Compositae)波斯菊屬(Coreopsis)
別名: 黃花波斯菊、黃秋櫻、黃秋英、硫華菊、硫磺菊
原產地: 墨西哥、巴西。
分佈: 栽培。
用途: 1.園藝植栽用:適合花壇、花台或盆栽,成簇栽培尤佳。黃波斯菊常被大片栽植成花海,非常壯觀、美麗。2.藥用:性味:全草:甘、平。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明目化濕。治咳嗽。
莖: 株高 20~60 公分,根紡錘狀,多鬚根,或近莖基部有不定根,莖無毛或稍被柔毛,分枝多。

葉:

葉對生,二回羽狀複葉,裂片披針形至橢圓形,全緣。

花:

頭狀花序,單出,頂生或腋生,花序梗細長;總苞片 2 層,基部聯合,外層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近革質,淡綠色,具深紫色條紋,先端長狹尖,內層橢圓狀卵形,膜質;托片平展,先端呈絲狀;舌狀花黃色、橙色或橙黃色,舌片橢圓狀倒卵形,全緣,近先端齒裂;管狀花黃色,管部短,上部圓柱形,5 裂,裂片披針狀;花柱分枝細,頂端膨大,具短毛或伸出短尖的附器;花期全年。
果實: 瘦果狹長,褐色,有 4~5 稜,頂端具長喙,有 2~3 個具倒刺毛的芒刺。

特性:

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1492 年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船員們採集 Cosmos 的種子帶回歐洲栽培,再由波斯人從歐洲帶入中東和中亞,最後傳至中國,於是有了波斯菊的中文名稱。黃波斯菊(Cosmos sulphureus)常被誤認為是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的黃花品系,其實兩者同屬不同種,特徵和習性也有顯著差異。大波斯菊羽狀複葉的裂片線形或絲狀線形,明顯細狹,舌狀花主要為白、粉紅或紫紅色,花瓣較大,瘦果長僅 0.8~1.2 公分,較為圓短;黃波斯菊羽狀複葉的裂片披針形至橢圓形,明顯較寬,舌狀花黃至橙色,花瓣較小,瘦果長達 1.8~2.5 公分,較為細長。大波斯菊秋、冬至早春均可播種,花期秋末至春季,不耐酷熱,夏季高溫期間易徒長,開花稀少;黃波斯菊全年均可育苗,全年花開不斷,性喜高溫,耐熱、耐旱。大波斯菊亦有黃花品系,但較為罕見。大波斯菊和黃波斯菊均生長迅速,栽培容易,從播種至開花只需 6~7 週,種子熟落後能繁衍自生,適合花壇、花台或盆栽,成簇栽培尤佳。

 

20231114 黃玻斯菊 (2).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3).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4).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5).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6).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8).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9).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10).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11).jpg

20231114 黃玻斯菊 (13).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