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菊科(Asteraceae)、大丁草屬(Gerbera)

別名:

非洲菊,火輪菊、太陽紅、嘉寶菊、串絲佛雛菊、巴柏頓雛菊、扶郎花

原產地:

南非Transyaal地區。

分佈:

栽培。
用途 1.觀賞用:瓶插壽命持久,可達 7~10 天,適於作切花與盆花、花壇使用;庭園露地栽培、陽台花槽。
莖: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60 公分,全體密被毛茸;根狀莖短,為殘存的葉柄所圍裹,具較粗的鬚根。

葉:

葉基生,蓮座狀,葉片長橢圓形至長圓形,長 10~14 公分,寬 5~6 公分,頂端短尖或略鈍,基部漸狹,邊緣不規則而尤著,側脈 5~7 對,離緣彎拱連接,網脈略明顯;葉柄長 7~15 公分,具粗縱稜,多少被毛。

花:

頭狀花從葉間開出,高高頂在花梗末端,周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筒狀,花葶單生,或稀有數個叢生,長 25~60 公分,無苞葉,被毛,毛於頂部最稠密,頭狀花序單生於花葶之頂,於花期舌瓣展開時直徑 6~10 公分;總苞鐘形,約與兩性花等長,直徑可達 2 公分;總苞片 2 層,外層線形或?形,頂端尖,長 0.8~1 公分,寬約 0.1~0.15 公分,背面被柔毛,內層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尾尖,長 1~1.4 公分,寬約 0.2 公分,邊緣乾膜質,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窩狀,直徑 0.6~0.6 公分;外圍雌花 2 層,外層花冠舌狀,舌片淡紅色至紫紅色,或白色及黃色,品種極多,長圓形,長 2.5~3.5 公分,寬 0.2~0.4 公分,頂端具 3 齒,內 2 裂絲狀,捲曲,長 0.4~0.5 公分,花冠管短,長約為舌片的 1/8,退化雄蕊絲狀,長 0.3~0.4 公分,伸出於花冠管之外;內層雌花比兩性花纖細,管狀二唇形,長 0.6~0.7 公分,二唇等長,外唇具 3 細齒或有時為 2 齒和 1 裂片,內唇 2 深裂,裂片線形,長約 0.4 公分,捲曲,退化雄蕊 4~5 枚,線形或絲狀,藏於花冠管內;中央兩性花多數,管狀二唇形,長 0.8~0.9 公分,外唇大,具 3 齒,內唇 2 深裂,裂片通常寬,捲曲;花藥長約 0.4 公分,具長尖的尾部;雌花和兩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頂端鈍,長不足 0.1 公分。花期 11 月至翌年 4 月。
果實: 果實為瘦果,圓柱形,長 0.4~0.5 公分,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鮮時污白色,乾時帶淺褐色,長 0.6~0.7 公分,基部聯合。

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60 公分,全體密被毛茸。葉簇生在基部的短縮根莖上;葉片寬大,葉緣具波浪狀缺刻,長橢圓狀匙形,長 25~40 公分,葉面有細小茸毛。頭狀花從葉間開出,高高頂在花梗末端,周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筒狀,花徑 5~15 公分,花冠上揚,花梗長達約 60 公分;周緣舌狀花通常呈單裂,花色有鮮紅、淡紅、橙黃、淡黃等色,品種極多,單瓣、隻重瓣均有,台灣可周年生長開花。瘦果圓柱形。台灣目前栽培品種多數來自荷蘭改良適合冷涼氣候之溫室品種。

 

20231123 非洲菊 (13).jpg

20231123 非洲菊 (1).jpg

20231123 非洲菊 (2).jpg

20231123 非洲菊 (5).jpg

20231123 非洲菊 (6).jpg

20231123 非洲菊 (7).jpg

20231123 非洲菊 (8).jpg

20231123 非洲菊 (9).jpg

20231123 非洲菊 (11).jpg

20231123 非洲菊 (12).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