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 名: 錦葵科(Malvaceae)木槿屬(Hibiscus)
別 名: 重瓣木芙蓉、重瓣芙蓉、三變花、拒霜花、芙蓉花、霜降花、木蓮、轉觀花、醉酒芙蓉、朝開暮落花、山芙蓉、狗頭芙蓉、Baguseke(泰雅);bizyo(排灣)
原產地: 中國南部及台灣
分布: 全島平野以至於海拔 800 公尺以下的山區,都是它的分布範圍,蘭嶼島上也可見芳蹤。
用 途: 1. 庭園觀賞用:清晨花朵綻放時是白色或粉紅色,到了午後至傍晚凋落前,則轉為紫紅色或粉紅色。變幻多端。2. 食用:花可食用,不論作沙拉、炒食或油炸均可口。3. 木材色白質輕軟,主幹粗大者可供製木屐,其樹皮含纖維,在野外求生或露宿時,可替代繩索用。4.藥用:性味:全株:微辛、涼。效用:全株: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排膿。根:消腫解毒,排膿。可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涼血,解毒,止痛,燙傷;葉:消熱解毒。治癰疽疔瘡,痄腮,纏腰火丹燒燙傷,肺癰,腸癰;花: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治癰腫,疔瘡,肺癰,肺熱咳嗽,吐血,崩漏,帶下病。
莖: 株高約 3~4 公尺,樹皮老幹灰白,中枝清白色,具多數分枝;小枝直立或斜上昇,平滑、灰色,被有剛毛。
葉: 單葉,互生,圓至心形,長 10~15 公分,寬 4~14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心形,紙質,邊緣 5~7 裂且有疏粗鋸齒,基生 7~9 脈,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表麵散生有星狀硬毛及斑點,背面密生柔毛;葉柄伸長,長約 5~9 公分,被有星狀毛。
花: 花大,重瓣,雌雄同株,顯著,單生,腋生,白色、粉紅色至紅色,但顏色常隨環境不同而改變,花冠開放時徑 7~12 公分;花柄長 4~8 公分,圓柱形,有星狀毛茸;總苞片(副萼片) 8 ~10 枚,線形,長 1~1.5 公分,寬 0.2 公分;花萼鐘形,長 1.5~2 公分,先端明顯 5 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花瓣倒卵形至近似圓形,長 4~6 公分,寬 3.5~5 公分,先端鈍至圓形;雄蕊柱長 2~4 公分,雄蕊多數;花絲短,長 0.3~0.5 公分;花藥一室。
果: 蒴果近似球形,徑 2~2.5 公分,有剛毛及氈毛,5 瓣裂;種子腎形,褐色,基部叢生毛茸。
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可達 3~4 公尺;小枝直立或斜上昇、密生氈毛;毛茸為直毛及星狀毛混生。單葉,互生,圓至心形,長 10~15 公分,寬 4~14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心形,紙質,邊緣 5~7 裂且有疏粗鋸齒,基生 7~9 脈,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表麵散生有星狀硬毛及斑點,背面密生柔毛;葉柄伸長,長約 5~9 公分,被有星狀毛。花大,重瓣,雌雄同株,顯著,單生,腋生,白色、粉紅色至紅色,但顏色常隨環境不同而改變,花冠開放時徑 7~12 公分;花柄長 4~8 公分,圓柱形,有星狀毛茸;總苞片(副萼片) 8 枚,線形,長 1~1.5 公分,寬 0.2 公分;花萼鐘形,長 1.5~2 公分,先端明顯 5 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花瓣倒卵形至近似圓形,長 4~6 公分,寬 3.5~5 公分,先端鈍至圓形;雄蕊柱長 2~4 公分,雄蕊多數;花絲短,長 0.3~0.5 公分;花藥一室。清晨花朵綻放時是白色或粉紅色,到了午後至傍晚凋落前,則轉為紫紅色或粉紅色。蒴果近似球形,徑 2~2.5 公分,有剛毛及氈毛,5 瓣裂;種子腎形,褐色,基部叢生毛茸。

 

20221016 重瓣芙蓉 (4).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5).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6).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7).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8).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9).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10).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11).jpg

20221016 重瓣芙蓉 (12).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