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別: | 大戟科 (Euphorbiaceae)變葉木屬(Codiaeum) |
別名: | 紅鑽變葉木,螺旋葉變葉木 |
原產地: | 原產澳洲、印度、馬來西亞、爪哇、太平洋群島等熱帶地區。台灣最早於 1872 年由西方傳教士引入種植。 |
分布: | 台灣各地廣泛種為園藝美化植栽 |
用途: | 1.盆栽,綠籬,庭園配植,道路美化,枝葉還可為插花素材,觀賞價值極高。 |
莖: | 常綠灌木,株高 1~2 公尺,全株具白色乳汁,有毒;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
葉: | 葉為單葉互生,革質,肥厚而平滑,有葉柄,顏色多彩多姿,螺旋長條狀,長 10~15 公分,寬 1~2 公分,色彩有深紅、紅、黃、綠或其他顏色,帶有斑點或條紋。 |
花: | 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異序,10~20 枚生長於總狀花序上,花序長 10~15 公分,光滑無毛,多為淡黃色或黃綠色;雄花通常 2~3 枚叢生於一處;花梗細長,長 2~3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多為 5 枚,橢圓狀披針形,長 1~1.2 公分,寬 0.3~0.5 公分;雄蕊多數,著生於花盤上,花盤腺體狀;花絲細長,長 1~1.5 公分,伸出於花外;花藥長方形,具十字形的溝紋;雌花單生於總狀花序上;花序長 8~12 公分,直立,光滑無毛,無花柄;子房三室,球形或近似球形,綠色;花柱甚短而不顯著;柱頭有三岐,長 0.3~0.5 公分。 |
果實: | 果實為蒴果,近球形,徑約 1 公分,有 6 條縱稜線,成熟時裂成 3 個 2 瓣裂之分果片,果實成熟會轉變成黑褐色,種子白色卵形。 |
特徵: | 紅鑽變葉木是園藝栽培種,是「螺旋葉變葉木」系列之一,常綠灌木,株高 1~2 公尺,全株具白色乳汁,有毒;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葉為單葉互生,革質,肥厚而平滑,有葉柄,顏色多彩多姿,螺旋長條狀,長 10~15 公分,寬 1~2 公分,色彩有深紅、紅、黃、綠或其他顏色,帶有斑點或條紋。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異序,10~20 枚生長於總狀花序上,花序長 10~15 公分,光滑無毛,多為淡黃色或黃綠色;雄花通常 2~3 枚叢生於一處;花梗細長,長 2~3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多為 5 枚,橢圓狀披針形,長 1~1.2 公分,寬 0.3~0.5 公分;雄蕊多數,著生於花盤上;花絲細長,長 1~1.5 公分,伸出於花外;花藥長方形,具十字形的溝紋;雌花單生於總狀花序上;花序長 8~12 公分,直立,光滑無毛,無花柄;子房三室,球形或近似球形,綠色;花柱甚短而不顯著;柱頭有三岐,長 0.3~0.5 公分。果實為蒴果,近球形,徑約 1 公分,有 6 條縱稜線,成熟時裂成 3 個 2 瓣裂之分果片,果實成熟會轉變成黑褐色,種子白色卵形。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