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錦葵科 (Malvaceae )秋葵屬(Abelmoschus)
別名: 黃秋葵、食用秋葵、黃蜀葵、角豆、毛茄、阿苹田、倭克拉、歐克拉,咖啡黃葵(海南植物誌),越南芝麻(湖南),羊角豆(廣東),糊麻(上海植物名錄),秋葵
原產地 原產非洲東北部阿比西尼、埃及及加勒比海一帶或熱帶亞洲,早在 2 千年前埃及就有栽培記錄。台灣最早在 1901 年引進,隨後 1967~1973 年先後由斐濟島、墨西哥、土耳其、日本等地引入栽培。
分布 主要食用品種約有 7 種,觀賞品種全株呈褐紅色。產地分布在彰化、雲林、嘉義等縣境內。每年 4~9 月是盛產期,果實以供應餐廳為主,市場並不普遍。
用途: 1.食用:秋葵可供炒食、生炸、或醃製泡菜,嫩果含豐富的維他命A、B,日本人視它為強壯的菜餚。2.插花用花材:結果枝是插花的好材料。3.藥用:秋葵花子及根,氣味甘寒滑無毒,為催生妙藥,子浸油治瘡,塗燙火傷。成熟的種子可榨食用油或當咖啡代用品,並可研製治瘡或燙火傷。性味:根:甘、苦、寒;莖或莖皮、葉、花:甘、寒、滑;種子:甘、寒。效用:根:利水,散瘀,解毒。治水腫,淋症,乳汁不通;外用治癰腫,痄腮,骨折;莖或莖皮:活血,除邪熱。治產褥熱;莖皮:外用治燙傷;葉:解毒托瘡,排膿生肌;外用治癰疽疔瘡,痄腮,燙傷,刀傷出血;花:通淋,消腫,解毒。治砂淋;外用治癰瘡腫毒,燙傷,小兒禿瘡,小兒口瘡。種子:健胃潤腸,利水,通乳,消腫。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二便不利,水腫,淋症,乳汁不通,癰腫,跌打損傷。
植株直立性,高約 1 公尺多,全株被有絨毛,莖部木質化,自基部節位生側枝數條。
葉: 葉互生,葉之上下兩面被有粗毛,掌狀 3~5 裂或淺裂,在植株下半段的葉片較為圓闊大形,自上半段起葉片逐漸變為細狹小形。另有圓葉種,葉型圓闊如蓖麻葉。葉柄長,中空,葉背有白色透明小顆粒。
花: 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 4~10 多節開始著生,以後通常每節著生一花,花為完全花,花瓣黃色,通常是 5 片,基部暗紅色,花期僅有數小時,當天午後即萎謝,花謝後 3~4 天左右便可採收嫩果。
果實: 果實為蒴果,長 10 餘公分,細長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質,先端尖細,果色從淡綠至深綠色,亦有紫紅色者;果形可分長果形或短果形,5 角至多角,也有呈圓形者。果實含有特殊黏滑物質,更具有特殊香氣或風味。果實老熟後轉呈黑色,木質化縱裂,心室間有薄膜間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種子10粒多,種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
特性: 秋葵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 1 公尺多,開黃色的花,花謝一週後,即可採收嫩果食用,食用的嫩果以幼果毛尚存,而種子細膩白色才是上品。植株如生長老化時,可將修剪保溫,讓它越冬,成多年生。秋葵含有粘質液體,因此有些人不太習慣吃它,更有許多人不曉得如何烹調理。秋葵可炒食、生炸或醃漬泡菜;橫切或斜切成段,加大蒜、肉絲,猛火快炒 3 分鐘,趁熱佐餐。整支沾麵泥油炸 2 分鐘,風味特殊,麵泥可加蛋、調味料攪拌成泥。嫩果含豐富維他命A、維他命B,日本人視為強壯菜餚,有許多旅台的日本人會指定餐館料理佐餐。

 

20230722 黃秋葵 (7).jpg

20230722 黃秋葵 (2).jpg

20230722 黃秋葵 (1).jpg

20230722 黃秋葵 (8).jpg

20230722 黃秋葵 (7).jpg

20230722 黃秋葵 (5).jpg

20230722 黃秋葵 (4).jpg

20230722 黃秋葵 (2).jpg

20230722 黃秋葵 (1).jpg

20230722 黃秋葵 (3).jpg

20230722 黃秋葵 (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