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
薑科(Zingiberaceae)薑黃屬(Curcuma) |
別名: |
黃薑『藥性備要』、黃絲鬱金、寶鼎香『綱目』、姜黃(俗稱)、鬱金(唐本草) |
原產地: | 主產於中國華中、華南的四川、福建等地及印度。 |
分佈: | 臺灣中南部山區栽培,部分成野生化。 |
用途: | 1.觀賞用:植株優雅,常被栽種於庭園作觀賞用。2.藥用:性味:根莖、塊根:苦、辛、溫。效用:根莖:破血行氣、通經止痛。治氣血凝滯、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風痹臂痛。塊根:行氣化瘀、利膽退癀,治經閉腹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 |
莖: | 高約 1 公尺;根狀莖粗短,圓柱狀,分枝塊狀,叢聚呈指狀或蛹狀,芳香,斷面鮮黃色;根粗壯,從根狀莖生出,其末端膨大形成紡錘形的塊根。 |
葉: |
葉基生,2 列;葉柄約與葉片等長,下部鞘狀;葉片長橢圓形,長 25~40 公分,寬 10~20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兩面無毛。 |
花: |
秋季從營養枝的近旁抽出花葶,穗狀花序直立,長 10~15 公分,總梗長約 13 公分,花序肉質多汁;苞片綠色,上部帶淡紅色渲染,卵形,長約 3~4 公分,斜上升;花淡黃色,與苞片近等長,不外露。花期:8 月。 |
果實: | 蒴果球形,膜質,熟時 3 瓣裂。 |
特性: |
多年生草本,高約 1 公尺;根狀莖粗短,圓柱狀,分枝塊狀,叢聚呈指狀或蛹狀,芳香,斷面鮮黃色;根粗壯,從根狀莖生出,其末端膨大形成紡錘形的塊根。葉基生,2 列;葉柄約與葉片等長,下部鞘狀;葉片長橢圓形,長 25~40 公分,寬 10~20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兩面無毛。秋季從營養枝的近旁抽出花葶,穗狀花序直立,長 10~15 公分,總梗長約 13 公分,花序肉質多汁;苞片綠色,上部帶淡紅色渲染,卵形,長約 3~4 公分,斜上升;花淡黃色,與苞片近等長,不外露。蒴果球形,膜質,熟時 3 瓣裂。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