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野生植物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科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屬(Mallotus)
別名: 扛香藤,攀高藤、桶交藤(台灣)、石岩楓(中國樹木分類學)、山龍眼 、黃豆樹、大力王,倒掛金鉤(植物名實圖考)、萬子藤、舒力起、犁頭柴、倒金鉤、青倒鉤、木賊楓藤、萬刺藤、犁頭楓、千香藤、岩桐麻、黃豆樹、青鉤旱、鬧鉤、加吊藤、狂枸藤、馬面草、木本蕹菜黃、木梗犁頭尖、大葉牛奶香、六角楓藤、糠木麻、倒掛茶、鉤藤,捅鉤藤糞箕藤扛香藤
原產地: 中國南部、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澳洲、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
分佈: 全省低海拔生於路旁、河邊及灌叢中。
用途: 1. 莖皮纖維可編繩用。2.藥用:a. 祛風活絡,舒筋止痛。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產後風癱;外用治跌打損傷。 b.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驅蟲止癢。主治風濕痺證,腰腿疼痛,口眼喎斜,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絛蟲病,濕疹,頑癬,蛇犬咬傷。 c. 除濕,利水。治風濕骨痛,水腫,頑癬,絛蟲,白口瘡,腳生雞眼。d. 活血祛風,舒筋活絡。主治風濕痺痛,腰肌勞損,產後風癱。《廣西本草選編》 e. 葉用酒炒,外用止癢,殺蟲,治痤節瘡。桶交藤祛風解熱,主治風濕病。 f. 清熱,解毒,止癢。主治濕疹,皮膚潰瘍,過敏性皮炎,慢性喉炎,癰疽疔瘡,狂犬咬傷。 g. 祛風濕,消腫止痛,驅蟲。主治風濕痺痛,偏墜腫痛,跌打損傷,乳癰,口眼喎斜,絛蟲。2. 薪炭用。
莖: 攀援狀灌木,有時藤本狀,長可達 10 公尺以上;嫩枝、葉柄、花序和花梗均密生黃色星狀柔毛;老枝無毛,常有皮孔。

葉:

葉互生,紙質或膜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 3.5~8 公分,寬 2.5~5 公分,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全緣或波狀,嫩葉兩面均被星狀柔毛,成長葉僅下面葉脈腋部被毛和散生黃色顆粒狀腺體;基出脈 3 條,有時稍離基,側脈 4~5 對;葉柄長 2~6 公分。

花: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名: 茜草科(Rubiaceae)耳草屬(Hedyotis)
別名:

蟬仔翼、南投涼喉茶、上加藤、阿婆茶(台灣),牛白藤(廣西),有毛雞屎藤、膿見消、癍痧藤、涼茶藤(廣西藥植名錄),大葉龍膽草、土加藤、甜茶(廣州部隊‧常用中草約手冊),甜甘草,亞婆巢(廣東),接骨丹、排骨連(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山甘草、腳白藤、半路哮、白束、大號山甘草、白藤草、土五加皮、塗藤頭,杜藤、塗藤(福建),甘茶

原產地: 中國大陸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等省至越南地區和台灣。
分佈: 台灣中部台中、南投、嘉義低海拔山區之山谷、山麓山坡地、疏林內或灌叢中。
用途: 1.藥用:根、全株:甘、淡、涼。效用:根、全株:清熱解暑,袪風濕,續筋骨。治中暑,感冒咳嗽,吐瀉,風溼關節痛,痔瘡出血,瘡癤癰腫,跌打損傷,骨折;外用治皮膚濕疹,搔癢,腰纏火丹。
莖: 藤狀灌木,長 3~5 公尺,觸之有粗糙感;嫩枝近方柱形,被粉末狀柔毛,老時圓柱形。

葉:

文章標籤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