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史 (70)
- Sep 07 Sat 2024 00:18
黃國昌開心 我們也開心!
- Sep 01 Sun 2024 00:11
台灣作家到烏克蘭?捷克作家閱讀月
- Aug 30 Fri 2024 00:08
道德相對主義與台灣的雙重標準:從林智堅到高虹安的反思
◎李忠憲
高虹安最近的貪污和誣告官司被判刑之後,很多人為林智堅感到不平和惋惜。當年新竹市要開始試辦數位身分證的前幾天,林宗男和我跑去找林市長,那時候我還講:「林市長年紀輕輕已經兩屆新竹市長,將來很大的機會可以問鼎大位,沒有必要執行這樣充滿中國數位獨裁爭議的政策」,第二天林市長就決定停止這個政策的執行。
- Aug 28 Wed 2024 00:11
首次「國對國」的文化活動~捷克「作家閱讀月 主題國:台灣」
- Aug 03 Sat 2024 00:25
刺中恐中症者的痛點,勇者巴奈反遭汙名化
◎陳文瀾/作家、產業研究
聲量逐年遞減的金曲獎,於6月29日舉辦第35屆頒獎典禮。毫無意外的是,許多台灣媒體、網路社群並不關注得獎者的音樂,展現何種時代趨勢、精神,反倒「恐中症」集體發作,聚焦在原住民歌手巴奈(Panai)領獎致詞時,提及「金曲35年,莫忘天安門35周年」。
- Jun 13 Thu 2024 00:04
台灣的兩個平行時空
自由時報社論
賴清德總統就職不到一個月,台灣社會呈現兩個平行時空。一個是藍白主控國會擴權,意圖讓立法院成其他四院的太上皇,不但可以制裁官員,甚至可以懲罰人民的暗黑世界。另一個世界是以黃仁勳、蘇姿丰為中心的美國AI大廠與台灣供應鏈深度連結,不但凸顯台灣在全球AI革命的核心地位,更因黃的個人魅力與台灣庶民社會連動,意外讓AI世界更具濃濃的台灣味與人情味。
- Jun 09 Sun 2024 01:32
寧願相信習近平也不信任美國?黃暐瀚揭「兩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中國不斷增加對台軍事威脅,堅持不放棄以軍事暴力手段襲擊台灣,同時持續對台施加經濟脅迫。中國近日在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後,不但以「懲戒台獨」為由進行圍台軍演,破壞兩岸和平;還宣布對台134項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關稅減讓,牽連民間企業,但部分藍營人士及支持者卻和中共口徑一致怪罪民進黨「謀獨挑釁」,並散布「疑美論」強調美國不可信、不會出兵阻止中國犯台。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直指這是「兩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黃暐瀚在臉書以「兩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題發文比喻:「紅衣搶匪衝進銀行搶劫,挾持了藍綠白三位人質,與銀行外的警察對峙。藍衣人質告訴綠衣人質:『不要抵抗,就不會受傷,警察不可信,警察根本救不了我們,我們聽搶匪的就好,聽話就不會有事了』。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被挾持的人質,對綁匪產生了同情心,甚至逐漸認同搶匪的行為,願意與搶匪行動一致。」
- Jun 03 Mon 2024 10:36
朱立倫為何放任傅崐萁惡搞?
很多鄉民或許都讀過這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作《烏衣巷》,這是在描述西元548年起的之後4年,中國南北朝蕭梁首都南京城內的侯景之亂。因為故事背景與今日的國民黨內鬥像,所以就拿來當作本文開頭。
2024年5月28日,國民黨立院黨團強推的國會擴權法案,在不顧場外7萬鄉民怒吼抗議,百位法律學者連署要求退回重審,仍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甚至還在記者會上宣示,將在短時間內成立「在野黨特偵組」。
- May 25 Sat 2024 00:21
民主台灣!為什麼要讓公民站上街頭為民主淋雨?
時隔十年,2024/05/21公民再一次站滿青島東路。即便下著雨,公民站上街頭的意志不減,從白天的數百人到夜晚突破三萬。被站滿的街頭,從青島東路蔓延到了中山南路上。許多人帶著各種自製的標語,有憤慨的、有堅毅的、有嘲諷的,當然也有無奈和堅定的。這些公民們之所上街,都是在表達自己對於近期立法院因為國會改革法案所產生的亂象的憂心和不滿。
在各種表達之中,一位身穿雨衣、戴著口罩的女大學生站在青島東路上的畫面,受到許多注意。不僅有媒體畫面捕捉、採訪她。她站在街頭的身影,也在社群媒體上被廣傳。這位抗議的學生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關注?或許跟她所展現的態度有關。她以靜默站在街頭的方式,手舉著「我可以淋雨民主不行」。那是一種讓人覺得平靜、理性但堅定地表達自己守護民主的姿態。相較於立法院內的暴力衝突、蠻橫叫囂,形成極大的反差。
- May 24 Fri 2024 00:19
新兩國論?!賴總統就職演說的「務實」 竟這麼「刺耳」?
在全體國人的見證下,賴清德、蕭美琴正式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隆重的典禮是對蔡英文總統過去八年執政的肯定,也代表著賴清德將在這樣的基礎上展開他的執政藍圖,這不只是台灣第一次執政八年延續政權,更是首位副總統順利當選總統,這會是台灣的憲政典範,也呼應了當前國內、外局勢發展,完全展現在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打造民主和平繁榮」是賴清德對全國人民的承諾與使命。當然,其中有關於兩岸的內容受到外界關注,中國國台辦隨後痛批這是「台獨立場」,中方老調的陳腔濫調並不意外,反而兩岸如何在觀光、中國學生來台部分有什麼實際行動,會是未來關注的焦點。
賴總統的兩岸路線:四個堅持維持現狀
- May 20 Mon 2024 13:46
一九四九,黃埔已死
余杰/美籍華語作家、歷史學者
二○二四年是黃埔軍校創立一百周年。為搶黃埔百年話語權,中共動員多方管道,積極拉攏陸軍官校校友於六月十六日前後到廣東黃埔軍校舊址參訪。
消息人士透露,中共設定目標為「一百團」、每團約三十人,共計三千人。中共在中日戰爭期間發動過所謂「百團大戰」,並未給予日軍沉重打擊,反倒自己損兵折將,乃至後來毛澤東整肅彭德懷時將其作為彭的一大罪狀;如今,新時代的「百團朝聖」,意味著中共對台灣軍方的一次重大統戰成就,如果台灣軍隊的中高級退伍將領都跑到中國去吃香喝辣,普通士兵將為何而戰?
- May 17 Fri 2024 00:21
帶傷而行:白色恐怖的記憶(kì-tî)與紀念
「如果沒有記憶,歷史會用你忘記的方式,重新輪迴。」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的「跨時空的創作與對話:我們如何『記憶』?」講座中提出了這個概念,我認為,這句話足以貫穿「如何傳承白色恐怖記憶」之重要性。
還記得大一第一次到景美人權園區參訪時,這些議題還並未真正「走入」我的心裡,但我現在依然還記得當時第一次知道受難者是被「補償」,而非「賠償」的震撼與憤怒,以及用金錢的方式,就想來「彌補」加害者的錯誤,這些時間,便在我心中種下了種子。雖然國、高中時在課本就學過一點白色恐怖歷史、美麗島大審等等,但實際要對這些事物「有感」,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這些被當作考試知識的「記憶」,跟真正要刻進心裡的「記憶」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 May 16 Thu 2024 00:28
〈為台灣做些什麼〉
出生、成長於台北市大安區的我,從小就經常聽大人說「晚上不要去『墳墓山』」。
在同學們的耳語間,也經常聽到在「墳墓山」上撞鬼的都市傳說,有記憶以來大家都對那座山敬而遠之,當然我也不例外──裸露且雜亂的「無名墳」不計百件,大大小小座落於山的各處。每當經過那附近時,總是膽戰心驚,深怕看到什麼不該看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墳墓山」被重新整頓、改建,設置了紀念公園。那座「墳墓山」──就是「六張犁亂葬崗」,然而當我真正認識它的歷史,已是在將近 10 年,我成為大學生之後的事了。
- May 14 Tue 2024 00:26
「救芯」真惡質,「反拆樑」更離譜!
- May 12 Sun 2024 00:19
一名小學生的沒頂與生還〉──朱宥勳
七、八歲的時候,我曾差點溺斃在一條小溪裡。
那是一條山林之間的漂亮小溪,座落在某偏鄉小學的後方。我的母親是小學老師,在某年夏天,他們一群師院的同學約好了,各自攜家帶眷,到那座小學烤肉玩水。其中一位同學在該處任教,他負責接待大人,他的孩子則帶我們在校園裡四處探險。我們絕大多數都是都市小學長大的,哪裡見過這種裡外沒有圍牆、校內自備好幾座魚池的好地方?每人拎一套水桶水杓,就興沖沖撈起蝌蚪來。
- May 11 Sat 2024 00:16
台灣肉圓介紹
「你喜歡吃炸的肉圓,還是清蒸的肉圓?搭配濃郁的醬料或是清爽的醬汁?」從肉圓的口味偏好,可以看出一個台灣人來自島內哪個區域。吃完肉圓後,再將四神湯或大骨湯倒入碗內,感受醬料與湯頭融合的清甜,這是老饕才懂的內行吃法。
彰化北斗是肉圓發源地之一,在清朝是重要的內陸港,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此轉運,帶來豐富的乾料。地方鄉親因著相同信仰,組織神明會,交誼的過程中,分享了原鄉點心「粉丸」的做法,經過在地化的發展,成為現在的肉圓。
- Apr 22 Mon 2024 00:13
數位新南向的意涵
龔明鑫/ 國發會主委
蔡英文政府自二○一六年上台後,便極力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力求在「AIoT、智慧機械、綠能、生技及國防」等產業擴大創新能量,為打破過去產業代工思維,提升軟硬整合系統化能力,創造經濟成長新動能,並擴大優秀人才表現舞台。
其中重中之重的「亞洲矽谷」,其兩大支柱「AIoT」及「創新創業(新創)」,便是希望在台灣原有的ICT產業優勢上更提升一階。在數位轉型趨勢下,除了產線整合升級的「智慧製造」外,在生活端或城市治理端,透過整合不同數據,進而達到最佳化的解決方案,從整合不同智慧家電的智慧生活方案、到整合不同道路號誌及運具數據的智慧交通皆是案例。
- Apr 18 Thu 2024 00:26
你信嗎?韓國瑜大事化小 將代投票的責任推向議事人員!
日前,立法院院會處理年改復議案,堂堂國會竟然有「代投票」的情況發生,實在令人搖頭,身為國會龍頭的韓國瑜責無旁貸!先不論年改議題的影響,也不必談國民黨立委盧縣一前往中國朝貢的選擇,人不在現場卻可以投下「反對票」,眾目睽睽下「做票」,這不只是嚴重的法律瑕疵,更是違反民主代議的精神。可悲的是,身為院會主席的立法院長的韓國瑜卻把如此違法亂紀的事實,完全推給議事人員,甚至表示要行政處分,如此推卸責任、轉移焦點的說明,印證了外界一開始對韓國瑜不配擔任國會議長的質疑。
問題不在發放表決卡 而是誰授意代投票?
- Apr 16 Tue 2024 00:10
為來自台灣的聲音按讚
◎ 陳永昌
NSO國家交響樂團正在歐洲進行《來自台灣》巡迴演出,演出地點包括一八九五年由作曲家布拉姆斯剪綵啟用的瑞士蘇黎世音樂廳與耗資八億歐元落成的嶄新漢堡易北愛樂廳,都是NSO第一次登台,接下來轉往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演出,結束這趟七場次音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