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南星
桃園市某高中女學生被同班男同學多次開身材玩笑,稱其為「坦克」,女方多次隱忍。日前該男又再次嘲笑她,女同學氣憤之下,拍打對方肩膀並抓衣領,雙方爆發激烈肢體衝突,男同學數次往女同學臉上猛揍,甚至出拳將女學生強摔在地。
校方表示,當日已約談雙方家長,後續將召開霸凌小組會議,並對兩位學生心理輔導;女學生害怕再進教室,學校會先採視訊授課,待女同學可以回到教室後再回原班上課。
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筆者有兩點意見:
第一、何止校園霸凌和性別歧視,應更精確定義狀況︰
日本知名作家上野千鶴子曾說明「厭女」:「在男女身上有不對稱性,在男性身上是『女性蔑視』,女性身上是『自我厭惡』」。公開羞辱不符合主流審美觀的女性身材,稱其為「坦克」,這不只是霸凌或性別歧視,更是深植於文化裡的厭女傳統。
男性藉由外貌、體重羞辱,來打擊女性;女性深受其害,容易自我貶低和厭惡,都會讓「厭女」不斷被複製。若是缺乏概念就無法表達經驗,正因為擁有概念,我們才能更精準定義發生的事。
二、打造一個受害者敢發聲的安全環境︰
根據報導,受害女學生受到男同學外貌羞辱,「多次隱忍」,明知要打過男性有難度,最後還是忍不住動手。筆者讀了十分難過:這位女同學不僅多次被羞辱,一時氣不過而動手,被推倒在地,還因懼怕不敢來上課,若家庭和校方處理得不夠細膩,很容易出現拒學、心理創傷等狀況。
上野千鶴子曾說:「正視自己的傷痛吧,痛了就喊痛,人的尊嚴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要對自己誠實,不要自我欺騙。一個人若是不能相信、尊重自己的經歷與感覺,又怎麼可能相信、尊重別人的經歷與感覺呢?」
筆者呼籲,校園應對學生間互動更審慎看待,也需致力打造讓受害者勇於發聲的安全環境,才不至於讓女學生多次隱忍,最後爆發肢體衝突此等憾事。
(作者為新北市公立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