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山姆
全球網路詐欺方興未艾,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依據「IC3(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網路犯罪投訴中心」的資料,發出新詐欺趨勢警告,比殺豬盤更複雜的騙局正在上升,詐騙集團瞄準空置的不動產,偽冒業主進行銷售詐欺,並透過多個角色冒充談判,以出售空置或未設定擔保抵押(無留置權)的房產,這些房地產詐欺融入過去的商業電子郵件洩漏(BEC)手法。英國亦面臨同樣威脅,英國勞埃德銀行Lloyds bank指出,去年房產詐騙激增,下半年產權轉讓詐騙(詐欺者滲入公司帳戶)增加廿九%,每名受害者損失高達廿五萬英鎊,因此警告購房者要保持警惕。
聯邦調查局表示,房地產詐騙的起手式,先發出廣告,說假業主想賣閒置房地產,依聯邦調查局數據,過去十年,涉及房地產交易的虛假電子郵件的詐騙呈爆炸式增長,從二○一五年不到九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二.九五億元)的損失,上升到二○二二年的四.四六一億美元。
詐欺集團會先用公開資料蒐集房地產資訊,鎖定閒置且沒有設定抵押貸款的不動產,製作假的身分證件、假契約、假公證印章。然後刊登廣告說業主想儘速處理掉這塊土地,聯邦調查局指出COVID-19疫情後,推動了不動產遠端交易的新趨勢,這種遠端虛擬會議與購置近來成為詐欺集團利用的手法。在沒有抵押塗銷的限制下,這類不動產交易幾週內就可完成,毫無戒心的業主根本不知道他們的不動產已經被轉移出去。
聯邦調查局建議業主想辦法加強監控自己的不動產,即使在外州,亦建議盡可能與州政府建立「產權移轉警報」,並建議經紀人要求賣家必須提供最近的稅單或郵件等副本佐證。
我國為防止不動產詐欺,內政部特別推出「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讓民眾可使用自然人憑證上網,或就近至地政事務所免費申請,名下登記的不動產日後一旦被移轉、設定抵押或異動,系統即自動通知,防止受害。在全球詐欺趨勢上升且轉移至不動產之際,除鼓勵自行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外,亦可在技術可行上,考慮「全面協助民眾設定即時通知服務」,以加強保護民眾財產安全。
(作者是現職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