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宇

智庫重磅報告 中共對台灣有另一套打法

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簡稱AEI)最新發表一份重磅報告,由美國包括Dan Blumenthal、Frederick W. Kagan2,3 等7位軍事專家撰寫。報告的主題是:《從脅迫到投降:中國如何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佔領台灣》。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非常重要且現實,我們第一時間把重點分享台灣讀者。

報告中說,中共自負軍事實力日強,已成為全球軸心國中貌似最強的一個,因此它有一個目標,就是破壞當前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與中共相比,美國的重要軍事優勢在於其建立了一個聯盟,讓軍事力量遍布全球。這些盟友軍事能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願意合作對抗中國的擴張和侵略,他們在突發事件中能迅速集結到西太平洋。

日、韓、台灣、菲律賓已成為美國「第一島鏈」的成員,再加上越南就構成了一個對中共的包圍圈,只要他們立場不變,中共就很難在軍事上威脅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而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就來自於它的關鍵「地緣角色」。如果中共控制了台灣,把台灣變成中共的大型軍事基地,以美國為首的亞洲聯盟就可能「破防」。再加上台灣在晶片領域、以及自由民主意識形態上的貢獻,讓美國保衛台灣成了攸關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的立場。

可以肯定的是,中共要建立在未來幾年內入侵台灣的軍事能力,中共軍方已經部署了許多武器系統和平台,以阻止美國快速有效地運用其軍事力量保衛台灣。2027年是中共的建軍百年,圍繞這個紀念日的一些主張,更加深了外界對中共入侵台灣的擔憂。但是,全面入侵台灣要比二戰諾曼地登陸規模更大、行動更複雜,但與當年盟軍不同的是,中共軍隊從未有這樣的經驗,甚至超過40年都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實戰。直接入侵台灣將為中共帶來超出想像的成本和難以預見的變數。所以,中共更可能透過不費一兵一卒的方案來實現佔領台灣的政治目標。

中共戰略的4個重點

根據目前的民調,台灣民眾越來越傾向於維持現狀和實質獨立,拒絕統一越來越成為台灣跨黨派的共識。因此,中共在謀求「不戰而拿下台灣」的目標時,就要思考如何粉碎台灣人的抵抗意志,同時又不會讓美國參與進來。因此,中共瞄準了四個重點:

1. 瓦解美台戰略關係。利用經濟利誘、制裁、信息作戰以及升級的軍事行動,說服美國和台灣,暗示他們之間的合作,會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如果停止合作,和平與繁榮就在不遠處。為做到這一點,中共必然阻止美國與台灣領袖接觸,削弱美國及同盟國的外部支持,孤立台灣,同時令台灣人對美國反感。

2. 瓦解中華民國政府的運作及提供基本服務的能力。通過手段進行空中和海上封鎖,宣傳台灣政府管理不善等,大幅降低台灣人民生活水平,削弱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執政合法性。具體作法可能包括在台灣內部製造暴力事件,證明台灣政府無法保護國民安全,惡化台灣生活條件,同時操縱輿論,不斷鼓勵民眾批評政府。總之就是持續製造混亂讓民心思變,進而誘導他們相信中共的統治是更好的選擇。再另外伸出橄欖枝,讓大陸方案成為維持台灣人生活品質的替代品。

3. 瓦解台灣具有抵抗意識的人群的心理。通過恐嚇、散播疑慮和恐懼,打破台灣公眾的抵抗意志,產生以政治讓步換取和平的呼聲。

4. 瓦解美國公眾支持台灣的意願。利用信息戰阻止美國公眾和政治領導人支持台灣。可能在美國國內製造分裂,讓美國人民覺得台灣對美國不重要,從而減少美國與台灣合作的意願。

如果做到以上四點,台灣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危機,面對這個偽善的流氓,中華民國政府將不得不考慮一個新的兩岸關係模式,這將正中北京下懷。所以美國和台灣,必須認識到中共這樣做的可能性和危險性,提前加以防範。

實現目標的7種戰略思維

為實現占領台灣目標,中共還可能有7種戰略思維。

1. 體系對抗。中共把現代戰爭理解為不同「作戰體系」的對抗,包括陸海空、太空、網路、電磁、心理戰等等。具體而言,中共會把指揮系統、火力打擊系統、信息對抗系統、偵察情報系統和支援系統等,逐一建立與台灣對應、可以進行系統性作戰對抗的「體系」。

2. 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共軍事科學院2013年版《軍事戰略學》中,首次將「非戰爭軍事行動」定義為有限的軍事侵略支持政治目標的行動,就是用升級的和較小的衝突,防止大規模戰爭。所以中共可能會發動較小規模的軍事動作,令美國覺得還不值得軍事介入,減輕美國反應的風險。

3. 戰略威懾。中共將戰略威懾概念化為一套包括軍事和非軍事的體系,包括核武、常規軍、太空戰、網絡戰在內的軍事能力,以及外交、經濟、科學和技術實力在內的非軍事能力。以軍事能力威脅挑戰他的人,同時利用非軍事能力確保政治目標的實現。

4. 有效控制。在追求目標達成的同時,要預防衝突升級,為執行全面入侵計畫創造條件,而不是提前失控。這就是為什麼中共往往會在衝突可能要加劇的情況下,又開始唱白臉,阻止衝突進一步爆發。或者反過來,為了在戰略上搶佔先機,主動挑釁,促使矛盾升級,但又不至於全面開戰。

5. 認知戰。認知戰是利用輿論、心理和法律手段來取得勝利,其策略旨在實現「制腦權」,破壞對方的感知、決策和整體意志,這是中共所謂「智能化戰爭」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台灣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影響台灣人民的思想,讓他們自己產生錯覺,以為別無選擇,只能認同對岸提出的「和平框架」。

6. 反射控制。這是前蘇聯的一個戰略概念,就是說服敵人自願採取行動。具體而言就是讓台灣政府自己認識到,選擇北京的方案符合自己最佳利益,其實也是一種洗腦方式。

7. 混合戰爭。混合戰爭就是利用物理和非物理方面在內的所有實力,間接對抗對手的方式。涉及混合戰爭的方式包括輿論、外交、民間社會、貿易限制和電子戰等等。

實現不戰而拿下台灣 中共的8個可能路線

上集所述七大戰略思維的驅動下,美國的專家們沙盤推演,中共可能以非戰爭手段打擊台灣的四種方式及其相關的八種路線。

1. 利用網絡戰和實體破壞,大幅削弱台灣的基本服務,例如水源和電力。台灣將無法有效應對這些攻擊,從而使政府顯得極其無能,引發社會不安。

2. 共軍更頻繁的在台灣周圍進行騷擾,用以消耗中華民國軍隊。在信息戰裡同時玩兩手策略,一方面傳播中華民國軍隊無法保衛台灣,以此降低台灣民眾對軍隊的信任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傳播美國國防部和印太司令部可能為避免衝突升級,不能及時、全面地提供援助,藉此引發台灣民眾更強烈的不安全感。同時鼓勵其他同夥國家在全球不斷製造危機,讓美國在對台行動上更加猶豫。接著中共再加強共軍的威脅行動,迫使台灣民眾更加相信,台灣國軍和美國「無能」的說法。

3. 對台灣會採取一系列日益頻繁的船舶檢查,還有進行空中及海上封鎖,讓台灣變得更加孤立。可是國際社會並未因此前來幫助台灣,中共從中再施加手腕讓衝突與威脅升級,迫使台灣民眾產生絕望和抱怨情緒。

4. 通過網路戰、電子戰,甚至切斷台灣海下電纜來孤立台灣,特別是台灣與美國之間的聯繫。

5. 利用認知戰分裂台灣社會,特別是在政治和兩岸關係方面。讓台灣政治和社會內部那些公開反對「統一」的人受到壓力、恐嚇和孤立。隨著台灣社會日益分裂,國內局勢日益嚴峻,讓更多民眾指責那些積極主張對中國強硬的人,並尋找貌似緩解痛苦的替代方案,也就是北京提出的方案。

6. 隨著支持台灣行動的成本和風險持續上升,中共希望美國民眾對台灣的支持度降低,也讓更多人認為繼續支持台灣是一個風險巨大而利益微薄的舉動。

7. 讓美國及跨國公司也面臨嚴重威脅,認為台灣是一個危險的商業地點,從而將其業務移出台灣。

8. 以上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營造出一個最終的狀態,就是北京為台灣提供的所謂「和平方案」是最好的出路,迫使台灣從下到上開放對話,向對岸主動投懷送抱。

未來搶佔台灣的四個階段 還有2027後的終局推演

報告到此還沒完,接著專家們甚至把以上活動,更具體化到未來每一階段,中共可能採取的非戰爭脅迫行動,具體到了月份和年份。實際上就是繪製了一份未來中共對台行動的時間表。

第一階段:2024年5月到2025年12月。從賴清德宣誓就職後開始。

促使非官方機構發布一份旨在整合兩岸經濟的習近平兩岸框架。發射火箭,跨越台灣上空和周圍區域,製造緊張氣氛。散布懷疑美國論,定期騷擾台灣海域的交通等等,增加台灣人對戰爭風險的擔憂。並更多利用外交和認知戰,瓦解台灣民眾與政府、外界與台灣之間的相互信任。

美智庫揭中共周密計畫:不戰而拿下台灣(作者提供)

第二階段:2026年1月到12月

安排大陸一些精英份子,發表對中共「兩岸和平框架」的有利評論;中共對更多與台灣有關係的企業或機構,採取懲罰性措施;對台灣反對統一的名人,發出「死亡威脅」;派出轟炸機繞台飛行;中共外交部還可能發出類似「台灣正在被放棄」的論調。

美智庫揭中共周密計畫:不戰而拿下台灣(作者提供)

第三階段:2027年1月到5月

共軍可能劫持一架台灣運輸飛機,令其停在大陸,引爆「人質危機」。製造中華民國政府官員,在兩岸戰爭爆發後的「個人逃亡計畫」謠言。提出新的和平框架,提供台灣比一國兩制更多的自治權。密集對台灣與美國的通訊進行電子戰干擾,公然破壞台灣空中和海上交通。唆使朝鮮擴大飛彈挑釁,令韓國和日本感到更加不安,請求美國提供額外援助,分散美國精力。此外,中共還可能繼續利用靖國神社等事件,挑撥中日矛盾,並以此為由限制中國人前往日本,發出日本的旅行警告。並可能討好美國,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並在一些美國關心的領域讓步,以此換取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再次考慮等等。

美智庫揭中共周密計畫:不戰而拿下台灣(作者提供)

第四階段:2027年6月到12月

展開對基隆以北約56公里的「彭佳嶼」的軍事襲擊,同時美國可能對這種局部行動不採取軍事回應,導致美台關係緊張。另外,共軍無人機群出現在馬祖和金門群島上空。封鎖太平島,並在必要時使用致命武器維持封鎖。中共與地區夥伴進行聯合演習,突破海峽最敏感地帶。唆使台灣親共媒體公開認可北京的「和平框架」。操縱親共團伙,對反共政府官員進行暴力襲擊。同時,朝鮮對韓國巡邏艦發動無人機攻擊,分散美國及其盟友精力。混亂中,中共與美國官員提出對話,進行危機管理,中共進而從中漁利。

美智庫揭中共周密計畫:不戰而拿下台灣(作者提供)

中共的四個階段行動後,台灣民生和心理健康,在不斷的「折騰」下,受到巨大負面影響,從而渴求改變苦難的現實,這種趨利避害的心理,最終讓中共得到可逞之機。報告在介紹四階段行動後,也提出了台灣在熬過2027年後不同版本的「終局推演」。

第一:親共政黨上位,北京提出的「兩岸和平框架」,開始為台灣民眾普遍接受,當局與對岸談判,逐步走向事實上的統一。

第二:現在的民進黨繼續執政,但因為內外巨大壓力,開始對中共部分讓步。最終,民進黨執政者可能在內外持續壓力下被免職,一個能接受對岸和平框架的人上位。

第三:親共政黨以微弱優勢贏得大選,反共政黨以「草根運動」的形式繼續抵抗,但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第四:短時間內中共製造極端的外部衝突,吊足台灣人胃口和關注,在此基礎上,散布可能繼續執政的民進黨領導者的政治謠言、並製造分化,還會努力讓這個謠言變得十分可信,迫使台灣政府內部的一派打倒另一派,被打倒的一方以「叛國罪」被起訴,勝利的一方,轉臉跟中共去簽署和平協議。

因為報告是為了提出警告,並激勵美台領導者想出應對辦法,所以提出的終局推演,都是對台灣不利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提出避免類似情況出現的實質解決辦法。報告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這裡我們就不再贅述,留給相關機構或領導者自己去鑽研吧。

面對中共邪惡政黨,有兩點很重要:第一,不斷及時識破中共的欺騙伎倆;第二,凝聚面對中共的共識,避免被分化。但要做到以上兩點,是有一些困難需要突破,也是民主世界中,每一個人未來一項長期的任務。

【註】

1. 美國公共政策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簡稱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智庫,建立於1938年,研究政府、政治、經濟和社會福利。

2. 報告撰寫人:丹·布盧門撒爾(Dan Blumenthal),杜克大學法學博士,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傑出客座教授,AEI高級研究員,主要研究東亞安全問題和中美關係。布盧門撒爾先生在美國政府任職十多年,並就中國問題向美國政府提供建議。他曾經擔任國防部中國、台灣地區國家主任,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副主席(美國會授權)。

3. 報告撰寫二:弗雷德里克·卡根(Frederick W. Kagan),耶魯大學哲學博士,AEI常駐學者。曾任美國西點軍校軍事史教授,歐巴馬總統任命為駐阿富汗國際部隊司令的反腐敗專家。他發表的《伊拉克成功計畫》強烈影響布希總統的伊拉克戰爭計畫。撰寫的文章《我們不是阿富汗的蘇聯人》,影響了美國防部長羅伯特的戰略思維。

arrow
arrow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