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   名: 天南星科(Araceae)姑婆芋屬(Alocasia)
別   名: 海芋(益都方物略記),羞天草(庚辛玉冊),隔河仙、天荷(本草綱目),滴水芋、野芋(雲南元江),黑附子(雲南富民),麻芋頭、野芋頭(雲南紅河),麻哈拉(哈尼族語),大黑附子(雲南景洪),天合芋(雲南文山),大麻芋(雲南思茅),“坡扣”(傣族語),天蒙、樸芋頭(廣西),大蟲樓、大蟲芋(廣西蒼梧),老虎芋(廣西都安),蔔茹根(廣西玉林),野芋頭(廣西淩樂),野芋頭、痕芋頭、廣東狼毒(廣東),野山芋(廣東海南),尖尾野芋頭(廣東廣州),狼毒(廣東、福建),姑婆芋(福建),山芋頭、木芋頭、觀音蓮、細葉姑婆芋,Bagaiyau(泰雅)、Kaiguwai(排灣)
原產地: 台灣、東南亞、南洋群島、澳洲
分布: 生長在山谷疏林下的陰濕地,分布於中低山區。
用   途: 1. 庭園造景用:姑婆芋,是非常好的庭園造景植物。2. 包裝用:以前的人採摘姑婆芋的葉子,賣給菜市場的魚販或肉販,用來包裝販賣的魚肉。3. 藥用:根莖搗爛,可外敷腫毒。性味:根莖及莖:辛、寒、有毒。效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去腐生肌。治熱病高熱,流感,肺癆,傷寒,風濕關節痛,鼻塞流涕,腹痛、霍亂;外用治疔瘡腫毒,蟲蛇咬傷。
莖: 莖肉質粗壯呈圓柱形,高可達 30~80 公分。
葉: 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先端銳尖,全緣,長可達 1 公尺,葉柄長,略包莖,葉鞘基部可積水。
花: 花序柄 2~3 枚叢生,圓柱形,長 12~60 公分,通常綠色,有時汙紫色。佛焰苞管部綠色,長 3~5 公分,粗 3~4 公分,卵形或短橢圓形;簷部蕾時綠色,花時黃綠色、綠白色,凋萎時變黃色、白色,舟狀,長圓形,略下彎,先端喙狀,長 10~30 公分,周圍 4~8 公分。肉穗花序芳香,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央為中性花;雌花序白色,長 2~4 公分,不育雄花序綠白色,長 (2.5~)5~6 公分,能育雄花序淡黃色,長 3~7 公分;附屬器淡綠色至乳黃色,圓錐狀,長 3~5.5 公分,粗 1~2 公分,圓錐狀,嵌以不規則的槽紋。
果: 漿果球形,紅色,卵狀,長 0.8~1.0 公分,粗 0.5~0.8 公分,種子 1~2
特徵: 多年生直立性草本;根莖粗短,肉質;莖高 30~80 公分,具環形葉痕。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先端銳尖,全緣,長可達 1 公尺,葉柄長,略包莖,葉鞘基部可積水。花序柄常單生;春季開花,佛焰苞肉質,綠色;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央為中性花。漿果球形,紅色,具少數種子。臺灣常見的姑婆芋有姑婆芋(Alocasia odora (Lodd.) Spach)和台灣姑婆芋(Alocasia cucullata (Lour.) Schott),姑婆芋的植株較台灣姑婆芋大,台灣姑婆芋的葉子尾尖名顯,又叫尖尾姑婆芋。
其他: 姑婆芋長得很像芋頭,因此被誤食的機率很大,塊莖、花序及汁液皆含有劇毒,以根莖毒性較大。誤食會引起喉嚨疼痛、口腔麻木及胃部灼痛等,如果汁液不慎碰到眼睛,也會劇痛難當。
分辨姑婆芋和一般芋頭的方法,便是把水灑在葉片上,會擴散成一攤水的就是姑婆芋,若是水滴成顆粒狀,就是一般芋頭。此外觀察葉面可以發現,姑婆芋濃綠富光澤;一般芋頭則呈粉綠色。如果不慎誤食,以喝冰水治療,並送醫診治。其所含的生物鹼,正是剋制「咬人狗」和「咬人貓」酸性毒的良藥,野外活動被咬人狗葉面毛刺扎到,將姑婆芋的根莖搗爛後塗抹在患部,可消腫解毒,對蜜蜂和螞蟻的蟻酸,也具有同樣的療效。更神奇的是,通常有「咬人狗」和「咬人貓」生長的地方,附近一定找得到姑婆芋,這是很值得探討的事情。

 

20231104 姑婆芋 (1).jpg

20231104 姑婆芋 (2).jpg

20231104 姑婆芋 (3).jpg

20231104 姑婆芋 (4).jpg

20231104 姑婆芋 (6).jpg

20231104 姑婆芋 (8).jpg

20231104 姑婆芋 (10).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