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牽牛花屬(Ipomoea)

別名:

番仔藤,五爪金龍(廣西)、五爪龍、上竹龍、牽牛藤、黑牽牛、假土瓜藤(廣西),台灣牽牛花、槭葉牽牛、碗公花、白首烏(臺灣)
原產地: 北非洲,分布泛世界各地。
分佈: 台灣全島平地至山麓普遍見之野花,往往自成大群落。
用途: 1. 觀賞用:可做綠籬、綠廊,地被美化用。2. 藥用:性味:塊根或莖葉:甘、寒,有毒。效用:莖: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止咳,止血。治癰疽腫毒,肺熱咳嗽,尿血,淋症,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瘡癤;果實:治跌打損傷。
莖: 草質藤本,莖纏繞性,長 10 餘公尺,匍匐或纏繞他物,纖細,平滑;根塊狀。

葉:

葉為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2~6 公分;葉片長 5~10 公分,寬 6~10 公分,卵形至圓形,掌狀 5~7 深裂,裂片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葉基漸尖形,葉尖漸尖形,葉緣為全緣;葉芽上常具假托葉。平野隨處可見的牽牛花幾乎以槭葉牽牛最常見。

花:

花序為聚繖花序,花苞時期花冠扭擰成螺旋狀,花腋生,花 1 至數朵;花梗長 1~2 公分;萼片長 0.6~0.8 公分,卵形,微凸頭;花冠長 4~6 公分,花朵綻放後呈漏斗狀,紫色;雄花蕊 5 枚,兩長三短,雄蕊及花柱藏花冠內,柱頭 2 球形;子房平滑。
果實: 極少結實,果實為蒴果,球形2 室,4 瓣裂;種子黑色,1~4 枚,具絲狀毛,種皮灰白色。

特性:

槭葉牽牛花為多年生旋花科牽牛花屬雌雄同株的豔麗的觀賞植物。莖長 10 餘公尺,匍匐或纏繞他物,莖葉具乳汁,莖有芒刺。葉基部略木質化,呈掌狀 5~7 深裂,腋芽會再長出小葉,猶如槭葉一般,具長柄,互生。平野隨處可見的牽牛花幾乎以槭葉牽牛最常見。花苞時期花冠扭擰成螺旋狀,花腋生,成聚繖花序,花朵綻放後呈漏斗狀、鐘狀、盆狀,花大型顯眼,紫色或白色。其雄花蕊 5 枚,兩長三短,隱藏在花冠筒內,柱頭 2 球形。果實為蒴果,球形2 室,4 瓣裂;種子黑色,有 1~4 顆,具絲狀毛,種皮灰白色。

 

20230708 槭葉牽牛 (1).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2).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3).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4).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5).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6).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7).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9).jpg

20230708 槭葉牽牛 (10).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