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   名: 無患子科(Sapindaceae)龍眼屬(Euphoria)
別   名: 龍眼(神農本草經),圓眼、桂圓、福圓、牛眼、圓眼、龍目『蜀都賦』、比目『吳譜』、荔枝奴『草木狀』、羊眼果樹、寶圓、益智、亞荔枝、木彈、驪珠『綱目』、海珠叢『群芳譜』、繡水團(Dimocarpus longana Lour.)、Hinhin(排灣)
原產地 亞洲熱帶,我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以福建最多。
分布

台灣中南部被廣泛種植在中低海拔的地區,住家前後也很常見。

用   途: 1. 園藝用:是很好的庭園樹。2. 可做公路行道樹用。3. 食用:龍眼的花可被蜜蜂採製為高級的龍眼蜜,龍眼是夏天常見的水果。4.藥用:性味:根、葉、核:微苦、性平;龍眼肉:甘、溫。效用:根:利濕,通絡:葉:清熱解毒;核:止血,止痛;龍眼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治虛勞嬴弱、失眠、健忘、怔忡。
莖: 常綠喬木,高可達 25 公尺,徑 20~50 公分;樹皮棕褐色,粗糙,片裂或縱裂,常有小鱗片狀剝落;全株幼嫩部份被有鏽褐色毛茸;具多數分枝,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小枝被有黃棕色短柔毛。
葉: 葉為偶數羽狀複葉,互生,連柄長 15~30 公分;小葉 4~對,互生或近似對生,長橢圓形,長 6~11 公分,寬 2.5~5 公分,先端鈍,基部鈍而略歪,革質,全緣或淺波狀;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粉白色;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11 對;葉柄長 3~5 公分,光滑無毛,小葉柄長 0.2~0.3 公分。
花: 花小形,多數,雜性,開放時徑 0.4~0.5 公分,頂生或生長於枝條先端葉腋,呈圓錐花序排列;花序長 10~25 公分;花軸多具有銹色星狀柔毛,花柄長 0.2~0.3 公分,有柔毛;花萼杯狀,淺 5~6 深裂;裂片卵形,長約 0.3 公分,寬 0.2~0.25 公分;花瓣 5~6 枚,舌形,長 0.3~0.35 公分,寬 0.1~0.15 公分;花盤被毛;雄蕊 8 枚左右,雌花中的子房生長於五邊形之花盤上,子房心形,2 室,柱頭 2 裂。
果: 核果球形,徑約 2.5 公分,外皮黃褐色,不開裂,粗糙,鮮假種皮白色透明,肉質,多汁,甘甜;種子球形,黑褐色,有光澤,外有白色透明的厚肉質假種皮,甜美可食。果實 7~8 月成熟。
特   性: 常綠大喬木,高 5~10 公尺,幼時陰性,能天然下種更新,成木則需充足日照。樹性壯旺,生長繁茂,能耐風耐旱,耐修剪。葉互生,為偶數羽狀複葉,長橢圓形,連柄長 15~30 公分;小葉 4~對、近對生或互生,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革質,全緣,長 6~11 公分,寬 2.5~5 公分,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春夏開黃白色小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有銹色星狀柔毛,花單性與兩性共存;萼 裂;花瓣 5;花盤被毛;雄蕊 8 個;子房心形,2~裂。其實纍纍而墜,核果球形,如彈丸卻略小於荔枝,皮青褐色,革質而脆,果肉味甜可吃。去皮則剔透晶瑩偏漿白,隱約可見內里紅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在台灣有一個民間傳說:龍眼結的果多,颱風就多。(龍眼多,風颱多)

 

20230827 龍眼 (6).jpg

20230827 龍眼 (1).jpg

20230827 龍眼 (2).jpg

20230827 龍眼 (3).jpg

20230827 龍眼 (4).jpg

20230827 龍眼 (5).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