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   名:

火筒樹科(Leeaceae)火筒樹屬(Leea)

別   稱:

火筒樹,火筒、祖公柴、番婆怨、蕃婆怨、台灣火筒樹,五指楓《海南植物志》,紅吹風《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原產地:

台灣(台東、屏東)、菲律賓、廣西、海南島

分   布:

生於海拔400公尺左右的山地、河谷、溪邊及疏林中。台灣的中南部較易見到。

用   途:

1.園藝觀賞用:火筒樹葉特別大,近 1 公尺,3~4 回裂成羽狀複葉,開花時,紅色大型的繖房花序,非常壯觀,頗具觀賞潛力。2.藥用:性味:根:淡、平。效用:根:袪風除濕,收斂生肌。根:內服外洗治風濕痹痛。葉:外用治瘡瘍腫毒。

小枝褐色,有縱細條紋,無毛;無卷鬚。

葉:

大葉互生,小葉對生。羽狀奇數複葉。葉形有橢圓形、卵形。葉端尖銳,葉基鈍楔形,葉緣鋸齒狀,正反葉面都平滑,革質。有 5~7 對羽狀側脈。葉色正面濃綠色,背面綠色。有 1 公分葉柄,有葉拖。葉長 6~15 公分,寬 3~8 公分。嫩葉鮮紅色。

花:

花序為聚繖、繖房花序,花冠徑 0.5 公分,有五個單瓣,開粉紅、黃色花,黃色花會轉為紅色,花期在四季常開,花瓣外側粉色,內側為黃色。

果實:

漿果扁球形,直徑 0.6~0.8 公分,熟時黑色。種子 5~6 顆。花期 5~8 月,果期 7~12 月。為觀果植物,果色由紅色變為暗墨綠色。

特   性:

火筒樹常綠小喬木(大灌木),具有支柱根小枝褐色,有縱細條紋,無毛;無卷鬚。大葉互生,小葉對生。羽狀奇數複葉。葉形有橢圓形、卵形。葉端尖銳,葉基鈍楔形,葉緣鋸齒狀,正反葉面都平滑,革質。有5-7對羽狀側脈。葉色正面濃綠色,背面綠色。有 1 公分葉柄,有葉拖。葉長 6~15 公分,寬 3~8 公分。嫩葉鮮紅色。花序為聚繖、繖房花序,花冠徑 0.5 公分,有五個單瓣,開粉紅、黃色花,黃色花會轉為紅色,花期在四季常開,花瓣外側粉色,內側為黃色。漿果扁球形,直徑 0.6~0.8 公分,熟時黑色。種子 5~6 顆。花期 5~8 月,果期 7~12 月。         

其   他:

火筒樹主要產於台東、屏東等熱地地區海岸林,或者距離海岸不遠處的低山帶,多生長於靠近溪谷、河川附近潮溼的土地中,可以說是台灣東南部最具代表性的熱帶雨林樹種。生態上屬於陽性樹種,一旦被其他樹種所覆蓋,缺乏充足的陽光,本種在數年內就枯死。春夏間開紅花,在次森林中顯得十分突出,在台灣只要看到這種樹木,大概就知道身處台灣東南部,因為其他地區除非人工栽培,實際上也很少,否則一定看不到這個樹種。 採播種或插枝法繁殖。

 

20230627 火筒樹 (1).jpg

20230627 火筒樹 (2).jpg

20230627 火筒樹 (3).jpg

20230627 火筒樹 (4).jpg

20230627 火筒樹 (5).jpg

20230627 火筒樹 (6).jpg

20230627 火筒樹 (7).jpg

20230627 火筒樹 (8).jpg

20230627 火筒樹 (9).jpg

20230627 火筒樹 (10).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