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菊科(compositae)蟛蜞菊屬(Wedelia)

別名:

黃花田路草、黃花田蘿草、黃花蜜菜、蛇舌草、海砂菊(台灣)、鐮刀草、蛇舌癀、田烏草、蟛蜞花、黃花蟛蜞菊、黃花冬菊、馬蘭草、路邊菊『藥性備要』,水蘭(廣西),黃花龍舌草、黃花麯草(福建)
原產地: 廣布於熱帶至暖帶;中國大陸、印度、印尼、中南半島、日本、琉球及菲律賓。
分佈: 台灣全境及澎湖、綠島,山野、田盼、水溝旁,多見群生。
用途: 1.固砂地被植物:雙花蟛蜞菊為典型的多年生海濱植物,可生長在沙灘、石礫地、河堤以及海岸的灌叢邊,優異的覆蓋能力,具有固定砂子的能力。2.藥用:性味:全草或根:甘、淡、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袪瘀消腫。治白喉,頓咳,百日咳,痢疾,痔瘡,跌打損傷。
莖: 多年生草本;上部近直立,基部各節生出不定根,長 15~60 公分,基部徑約 0.2 公分,分枝,有闊溝紋,疏被貼生的短糙毛或下部脫毛。

葉:

葉無柄,線狀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3~7 公分,寬 0.7~1.3 公分,基部狹,頂端短尖或鈍,全緣或有 1~3 對疏粗齒,兩面疏被貼生的短糙毛,中脈在上面明顯或有時不明顯,在下面稍凸起,側脈 1~2 對,通常僅有下部離基發出的 1 對較明顯,無網狀脈。

花:

頭狀花序少數,徑 1.5~2 公分,單生於枝頂或葉腋內;花梗長 3~10 公分,被貼生短粗毛;總苞鐘形,寬約 1 公分,長約 1.2 公分;總苞 2 層,外層葉質,綠色,橢圓形,長 1~1.2 公分,頂端鈍或渾圓,背面疏被貼生短糙毛,內層較小,長圓形,長 0.6~0.7 公分,頂端尖,上半部有緣毛;托片折疊成線形,長約 0.6 公分,無毛,頂端漸尖,有時具 3 淺裂;舌狀花 1 層,黃色,舌片卵狀長圓形,長約 0.8 公分,頂端 2~3 深裂,管部細短,長為舌片的 1/5;管狀花較多,黃色,長約 0.5 公分,花冠近鐘形,向上擴大,檐部 5 裂,裂片卵形,鈍。花期 3~9 月。
果實: 瘦果倒卵形,長約 0.4 公分,多疣狀突起,頂端稍收縮,舌狀花的瘦果具 3 邊,邊緣增厚;無冠毛,而有具細齒的冠毛環。

特性:

多年生草本;匍匐地上蔓延,上部直立,全株粗糙,微被短毛,長 20~60 公分,節處常生不定根著地。葉對生,線狀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2.5~7 公分,寬 0.6~1.2 公分,先端尖或微鈍,兩面被粗毛,全緣或鈍鋸齒緣。頭狀花序,腋生,單一,花梗長 3~15 公分,頭狀花黃色,徑 2~3 公分,為舌狀花和管狀花聚成;總苞半球形,長 0.3~0.8 公分,苞片 5 枚,略等長,長橢圓形;舌狀花,長橢圓形,鈍頭,先端 2~3 裂,雌性;管狀花位於中央,先端 5 淺裂,兩性。果為瘦果,倒卵形,具 3 稜,截頭,長約 0.35 公分。花期春至秋天。本植物台灣民間習稱黃花蜜菜,為青草茶重要原料。

 

20230627 蟛蜞菊 (1).jpg

20230627 蟛蜞菊 (2).jpg

20230627 蟛蜞菊 (3).jpg

20230627 蟛蜞菊 (4).jpg

20230627 蟛蜞菊 (5).jpg

20230627 蟛蜞菊 (6).jpg

20230627 蟛蜞菊 (7).jpg

20230627 蟛蜞菊 (8).jpg

20230627 蟛蜞菊 (9).jpg

20230627 蟛蜞菊 (10).jpg

20230627 蟛蜞菊 (11).jpg

20230627 蟛蜞菊 (12).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