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名: 蘭科(Orchidaceae)綬草屬(Spiranthes)
別名: 綬草,青龍纏柱、金龍盤樹、清明草、南國綬草、龍抱柱、盤龍參
原產地: 西伯利亞、日本、中國大陸、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至澳洲、紐西蘭
分佈: 分布於台灣全島海拔 1000 公尺以下之草地、路旁潮濕山壁、湖沼濕地、平原、山坡地。宜蘭、台北、南投、屏東、花蓮、台東的郊野、濕潤草地上。
用途: 1.盆栽觀賞:花形特殊,現已被栽植為園藝觀賞植栽。2.藥用全草具滋陰、退火等藥效,可治咽喉腫痛、腎臟炎、糖尿病、瘡瘍癰腫等症。性味:根、全草:甘、淡、平。效用:根:滋陰益氣,涼血解毒,澀精。治病後氣血兩虛,少氣無力,氣虛白帶,遺精,失眠,燥咳,瘡腫,吐血,血熱頭痛,腦膜炎,腎臟炎,咽喉腫痛,纏腰火丹,肺痨咯血,消渴,小兒暑熱症;外用治毒蛇傷。
莖: 具簇生肉質根,地下根莖細長或粗大,圓柱狀;莖甚短,高 15~35 公分。

葉:

葉線狀披針形,無柄,約 5 片,簇生,線形,肉質,長 4~10 公分,寬 0.5~0.8 公分。

花:

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花莖無毛,具多數小花呈螺旋排列,長5至15公分;花紅色、粉紅色或白色;中萼片與花瓣靠成帽狀,側萼片基部囊狀;唇瓣不裂或 3 裂,邊緣波狀緣;萼片 5 枚,上萼 3 枚,先端粉紅;唇瓣白色;雄蕊 1 枚,花藥白色;花粉塊 2,略具柄,具粘盤。花期 2~5 月。
果實: 蒴果被毛,長橢圓形。果期 3~6 月。

特性: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小型地生蘭,具簇生肉質根,地下根莖細長或粗大,圓柱狀;莖甚短,高 15~35 公分,冬季落葉,春季發芽。葉線狀披針形,無柄,約 5 片,簇生,線形,肉質,長 4~10 公分,寬 0.5~0.8 公分。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花莖無毛,具多數小花呈螺旋排列,長5至15公分;花紅色、粉紅色或白色;中萼片與花瓣靠成帽狀,側萼片基部囊狀;唇瓣不裂或 3 裂,邊緣波狀緣;萼片 5 枚,上萼 3 枚,先端粉紅;唇瓣白色;雄蕊 1 枚,花藥白色;花粉塊 2,略具柄,具粘盤。蒴果被毛,長橢圓形。花期 2~5 月,果期 3~6 月。綬草因花旋轉著生花軸上,如青龍盤纏柱上,根如參狀,故有盤龍參之別稱;又因盛花期在清明節,因此又有清明草的別名。

 

20220405 綬草 (1).jpg

20220405 綬草 (2).jpg

20220405 綬草 (3).jpg

20220405 綬草 (4).jpg

20220405 綬草 (5).jpg

20220405 綬草 (6).jpg

20220405 綬草 (7).jpg

20220405 綬草 (8).jpg

20220405 綬草 (9).jpg

20220405 綬草 (10).jpg

20220405 綬草 (11).jpg

20220405 綬草 (12).jpg

20220405 綬草 (13).jpg

20220405 綬草 (14).jpg

20220405 綬草 (15).jpg

20220405 綬草 (1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23832245 的頭像
    wang23832245

    wang23832245的部落格

    wang23832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