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兩岸評論 (78)
- Apr 03 Thu 2025 00:06
丘衛邦將軍代表國民黨反共正藍軍 挺身而出投入大罷免!
- Apr 01 Tue 2025 00:08
川普為台灣帶來的軍事機遇
◎費學禮(Richard D.Fisher,Jr.)
美國總統川普對國內經濟—政治優先要務的挑戰,以及對全球權力平衡的衝擊,並不會對台灣的安全構成威脅。相反地,川普的成功有助於遏制真正的威脅,即中國共產黨崛起稱霸,同時為台灣提供更寬闊的防禦選項。
- Mar 25 Tue 2025 16:04
川普的挑戰:遏制中國侵略台灣
初步跡象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台灣的政策,正朝著更堅定的方向發展,因為他的政府已經開始對美國在全球層次上的主要挑戰者─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儘管中國經濟困境加劇,卻仍持續耀武揚威,最近甚至在台灣、澳洲及越南周邊,發動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川普最近簽署一份關於美國投資政策的備忘錄,但與其說是規範外來投資,更像是針對中國威脅的表態。該備忘錄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外國對手」,透過投資美國企業來獲取尖端科技,並指出「中國相關投資者正鎖定美國科技、糧食供應、農地、礦產、自然資源、港口與航運碼頭等關鍵資產」。
- Mar 22 Sat 2025 00:02
只管「快樂赴中」、不管「平安歸國」的傅崐萁與國民黨
◎ 王濬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花蓮縣長徐榛蔚才率領縣府團隊與花蓮在地業者組成的訪問團,浩浩蕩蕩地去了趟香港回來不久,傅崐萁不僅在晚宴上與諸多香港的親中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們談笑風生,還在台上忘我地說出「我代表台灣中央政府」,更自豪地說出自己讓花蓮成為「唯一」出現在「2025年香港旅遊博覽會」上的台灣縣市。還沒來得及從自己儼然從「花蓮王」升級為「台灣(儲備)特首」的陶醉中醒來,現實就又重重地打了傅崐萁一個巴掌,更戳破國民黨自詡「兩岸交流第一品牌」的謊言。
根據外交部長林佳龍在專訪揭露與媒體報導,跟隨傅崐萁、徐榛蔚的訪港團成員中,新光兆豐農場的陳姓業者竟在入境香港時當著所有人的面,直接被港警抓走,所用的理由是涉嫌距離至今25年的「洗錢罪」,但後續至今不但沒有任何進一步說明,到現在港府都還沒放人,最後讓家屬只能找上他黨立委求助。
- Mar 21 Fri 2025 00:06
惡質抖音中配 阿共扭曲人性的代表
◎ 胡采蘋
其實我認識很多非常好的中國籍配偶,思想多元、心胸寬容,他們也不想要被武統中配代表,但是他們不能去做什麼,不能公開表態,也不可能去跟武統中配講,不然他們會被舉報,進而被報復。
- Mar 20 Thu 2025 00:02
台灣不能指望川普
◎馬明漢(Michael Mazza)
在美國總統川普首次執政期間,台灣受益良多。首屆川普政府將對台軍售程序制度化,並且強化了美台雙邊關係。然而,在川普的第二任期,台北恐怕不會如此幸運。鑑於近期的事態發展,台灣必須做好準備,假設在未來四年無法指望美國在外交或軍事上提供保護。
- Mar 19 Wed 2025 00:07
民進黨做對了什麼!為何讓中國國台辦氣噗噗?
中國國台辦又生氣了,批評民進黨政府製造「新綠色恐怖」,阻撓兩岸人員往來、教育、經貿等領域各的交流和合作,甚至直接點名抨擊賴清德總統是絆腳石、破壞者,還語帶恐嚇「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並非國台辦突如其來的情緒反應,而是與近期我政府針對兩岸議題的處理方法和說法有關,包括移民署請馬英九說明去年11月中國青年團團員訪台期間公開提「中國台北」、移民署針對中配網紅劉姓女子拍網路影片涉及武統言論一事進行調查,及可能廢止依親許可並安排出境等等,顯然中方對此相當不滿。不過必須說,中國政府會如此跳腳,顯然我國政府似乎做對了什麼。
- Mar 18 Tue 2025 00:16
自由的界線
◎ 宋辰裕
自1992年民主化以來,台灣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成功脫離威權統治走向民主自由。然而,台灣的民主走到今日,似乎遇上許多瓶頸。當人民越習慣民主這套遊戲規則,越懂得守護自己的權利,當政府在立法時稍有侵犯人民權利的跡象,便會引發社會強烈反彈。筆者認為,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科技及資訊的進步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變得更加複雜多元,而這份所謂「自由」權利,也逐漸影響國家安全及政府運作,使政府必須思考是否該透過立法限縮人民的部分權利,來保障市民社會的最大安全,而人民的權利與公權力的行使又該如何劃出界線,也成為當代台灣最重要的議題。
以近年來爭議最大的抖音禁用議題為例,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核心口號,將「統一台灣」視為終極目標。中國政府透過「意識形態」與「認知作戰」,試圖影響台灣民眾的思想,抖音便是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這個短影音平台表面上是人們娛樂消遣的場所,實則暗藏統戰思維,藉由語言、文化、歷史等訊息,潛移默化地拉近台灣與中國的距離。
- Mar 18 Tue 2025 00:11
中配亞亞洗人口吹武統 何以「當歸」卻不歸?
- Feb 15 Sat 2025 00:15
紅牛戰略:台灣如何助美抗衡中國的長期圍堵?
◎ 王宏仁
近期,有兩則與台灣有關的重要國際新聞值得深入分析。第一則是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2025年2月9日發表的報導,標題為〈中國驚人的攻勢翻轉世界反對台灣:70國最近已支持「中國以任何行動」奪下此島〉(China’s stunning new campaign to turn the world against Taiwan Seventy countries have recently backed “all Chinese efforts” to take the island)。
- Feb 09 Sun 2025 07:09
兩岸觀光是不公平競爭!中國下禁團令 台灣政府成代罪羔羊
中國民眾到我國旅遊的活動已在中國文旅部於2019年7月31日發布公告後禁止,中國文旅部在2019年發佈公告指出,「鑒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試點」,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47個開放自由行的城市,全面暫停核發通行證。雖然中國於今年(2025年)1月宣布「將」開放福建、上海居民到台灣旅遊,但是,面對可以直接控制旅遊人數的中國政府,我國觀光業者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並非民間業者,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兩岸觀光業的往來是不公平競爭的環境。
能否做中國觀光客的生意 由中國政府決定
- Feb 03 Mon 2025 00:07
陳玉珍與孔琳琳
◎ 愚工
朋友傳來去年6月25日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闖入民進黨「中國黑手介入台灣媒體,藍白立法架空NCC」記者會咆哮的影片,讓我想起2018年9月30中國央視記者孔琳琳在英國伯明罕由保守黨召開,舉辦關於香港自由法治研討會咆哮的畫面。
- Jan 21 Tue 2025 00:02
謹防中國派來官宣的野蠻奧客團
◎ 竹木一工
中國十七日宣佈:為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各領域交流常態化,回應台灣基層民眾和旅遊業界熱切期盼,將於近期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團隊旅遊,希望台灣方面為大陸居民赴台團隊遊提供優質的服務與產品…。
- Jan 20 Mon 2025 00:05
加強海巡航空以因應灰色作戰
陳裕興/曾任職於空中偵巡單位
灰色地帶作戰已是當代地緣政治的一環,筆者建議可建置海巡航空機隊、並號召商船民船協防、讓全民應對斷網展開應變演習、加強社會韌性。
台灣的海底電纜遭破壞,元月三日喀麥隆籍中國權宜散裝貨輪「順興卅九號」(SHUNXING 39)在基隆海域以「拖錨」方式切斷海底電纜。其詭異的航跡與多條海纜高度重疊!
- Jan 18 Sat 2025 00:20
「中國製造2025」為中共祖傳大躍進的2025版
◎林修民
時序來到了2025年,這是一個海峽兩岸重要的時刻,不只10年前對面中國喊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台灣方面、2015年也有人預言台灣當時如果不開放中國入股台灣IC業,2025年台灣IC產業恐消失,既然時間已經來到2025,不妨來檢驗上述人士的預言結果。
- Jan 16 Thu 2025 00:15
政治歸政治,XX歸XX?鳳梨酥標產地的價值觀混淆戰
◎ 馨娜
台灣知名鳳梨酥品牌近日被揭露,其銷往中國的產品標示產地為「中國台灣」,此舉引發網友的強烈抵制。該公司透過公關澄清,表示因中國市場廣大,需遵守當地市場規範,並呼籲「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不應將兩者混為一談。此說法背後反映的問題卻遠比表象複雜。
- Jan 15 Wed 2025 00:04
蓄意割斷海底電纜就是一種宣戰?
- Jan 14 Tue 2025 00:16
超越藍綠對抗 罷免中共黑手